江南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起,我开始研读徐的超级红宝书,纯粹作为阅读素材;对于1000题,我的策略是先凭记忆完成一个章节,接着阅读相应章节,然后再次凭记忆检查答案,对照解析,并理解说明。这个过程结束后,我对政治的整体框架和选择题的考点有了清晰的理解。随后,我开始啃红宝书,尽管内容艰涩,让人昏昏欲睡,但由于之前的预习,阅读还算顺利。我会重读并标注我认为重要的部分。接下来,我购买了小草资料,仔细研究关键点,重复这个过程两次,并与之前做的1000题相结合。之后,我重温了小草资料的关键点和做错的题目。最后的半个月,各种模拟试题如潮水般涌来,我通过这段时间的密集练习来提升自己。在那之后,我专注于背诵时事和复习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每一道题都要做到最后,不要一看会就不做了。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我之所以再来一年就是忽视了这一点。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考研英语和大学四级、六级考试之间关联性不太大,完全可以凭借一年甚至半年的努力来攻克。英语就像数学一样,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积累。首先,复习时要专注于背诵单词,因为单词是英语的地基,在掌握词汇之后才能去研究语法和技巧。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至关重要。这个“黄金循环”始于单词,延伸至复杂句子,接着进入阅读理解,然后是答题,再反哺阅读,通过阅读深化对复杂句子的理解,最终再次回归到单词。首先,要记住那些常考的核心词汇,当词汇基础扎实后,再挑战复杂的句子。掌握了长难句后,便可以尝试阅读理解。初期可能会错误频出,这时应借助答案找出问题所在,确定哪些长难句与题目相关,深入理解这些句子,并特别记忆其中的关键词汇,这就完整地走了一遍黄金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生命现象中分子层面的化学过程。在这个科目上,你需理解并掌握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们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酶的作用机理,是考试的重点。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这部分内容复杂但十分重要。要熟练掌握中心法则,并理解基因调控的过程,如启动子、增强子的概念和作用。了解DNA修复和突变机制也是必要的。
再者,细胞的能量代谢,包括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这些是生物化学的核心部分。需清楚每一个步骤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各过程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是考试常考点。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理解每个概念在整个生物化学体系中的位置。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比如模拟酶催化反应或解析代谢路径。多看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提升理论应用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画成图或者制作思维导图,这样有助于记忆。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不断巩固已学知识。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与同学讨论,也向老师教。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面对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要有耐心,自己能够一步步攻克。每次的进步都是对前努力的肯定,即使有时感到困难,也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