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关键在于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考试时常常觉得每个选项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完全正确。深陷纠结之中,越思考越拿不定主意,往往会导致误选或多选。至于主观题,书写工整的考生或许能额外获得评分优势。当每个人都在大量背诵时事政治和参考资料后,分数差异反而不易显现。在考试前一周,我专注于肖四和任四,反复研习那八份试卷,尤其在大题上投入大量精力去记忆,直至能够倒背如流。进入考场,浏览了一遍大题,心中已有把握,因为其中有2-3道题与肖四和任四的题目高度相似。尽管与高分者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但对我自己的表现已感到十分满意了^_^
考研数学方面:
要用整整半天,最好是清晨或午后,来专心致志地在A4纸上完成数学模拟试题,如同真实考试一般。每道题目过后,务必详读解答,确保彻底理解,对不熟练的概念做好标记,以便后续复习。我通常是隔天做一次真题,非真题日则回顾并巩固之前的错题。一个月后完成全部真题,十二月开始,我会经常查看我整理的错题集和关键知识点。此外,每周我会练习两套6+2题集以维持状态和填补知识盲区。临考前,重温一遍需熟记的公式,解题时步骤完整,思路清晰后再落笔,这样认真应对,问题就不大。我的经验教训是:千万不可轻视应用题,今年我就栽在这上面了,因为之前几年都没出现,我以为今年也不会,结果忽略了这一部分,唯一接触的一道应用题还是2015年的考研题。希望你们全面复习,别迷信所谓的“规律”或“今年不会考”的说法,尽量覆盖面广,心中有底。
考研英语方面:
面对一本单词书,我不急着立刻开始记忆,而是先拿起一支亮红色(颜色自选)且较粗的荧光笔,划去那些我一看就能理解其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是那些一眼就能立即反映出意义,无需任何思索的。经过这一步筛选后,我便每日专心攻克1至2个单元。早晨在自习室,我会迅速浏览一遍,接着从末尾反向扫回开头;晚上再重复这样的过程两次,全程不出声。四次浏览结束后,我会将当天学习的单词抄写在纸上,回家后用MP4对着英文单词录制对应的中文释义。次日,我会通过听录音并核对单词书来检查效果,遇到完全陌生的词就用蓝色笔标记,解释不完整的则用黄色荧光笔标注。这个流程我一直持续到结束。我认为背单词需要反复多轮地看,每个单词不必花费过多时间,但要多次查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特别是线性代数和量子力学的基础。
一、基础知识:理解半导体的基本性质是首要任务。包括半导体的能带结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行为以及电导机制。这些概念的理解需深入学习量子力学,尤其是能级和波函数的概念。
二、PN结与MOSFET:这是半导体器件的核心部分。需了解PN结的形成原理,电流的产生过程,以及MOSFET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这部分需结合电路理论来理解,模拟实验帮助更好地理解其工作状态。
三、半导体器件模型:BJT、MOSFET等器件的I-V特性和小信号模型是重要的考点。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进行电路分析,是半导体基础的重要应用。
四、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在半导体中,温度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理解费米-狄拉克分布,以及它如何影响载流子浓度,对理解半导体的热稳定性至关重要。
五、实验技能:理论学习的,实验操作也不能忽视。凭实验,直观地观察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加深理论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大于记忆”是最核心的原则。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去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提升应用能力。找到一个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定期复习,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