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大纲解析》,《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的时政,8套题和最后4套题。用一个多月看一遍大纲解析,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看完一遍之后看看真题,主要做选择题,论述题看看就好,然后第二遍,同样是大纲解析和1000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背,其实《风中劲草》就是浓缩版的政治红宝书,自己掂量要不要买。之后按部就班的看时政,做模拟题。政治最少看两遍的,用时是越来越长,最后要狂背那些模拟题,押到就是赚到。友情提示字体小的女孩子们,写大题时一定写大点,增加字间距和行间距,这样看着舒服,同时可以用较少的字营造较长的篇幅效果,省时省力。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学习,单词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如果忽视词汇积累,无疑是自我设限,再多的劝诫也无济于事。然而,背单词也要讲究策略,尤其是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词汇。通常,人们会选择购买过去十年的真题集,但重中之重应是最近五年的题目。在初次背诵单词后,你可以尝试去做这五年的真题,不必过于关注正确与否,只需将所有陌生的词汇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很快,你会发现在这些年间反复出现的单词,它们便是你需要重点关注并深入掌握的核心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的科目。理解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方法是基础,深入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个体影响以及教育政策法规则是关键。我建议大家首先要系统阅读教材,建立起全面的知识框架。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动态,如新课改、教育公平等热点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考试的内容。
“中外通史”这门课程则需具备深厚的历史素养和广阔的世界视野。复习时,不仅要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思想,更要理解这些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我习惯于将中外历史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帮助记忆。注意提炼每个时期的主线和脉络,构建起时间线,这对解答论述题非常有帮助。利用课外读物,如历史专著、传记等,丰富知识库,提升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学习计划,保证了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我也积极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学习小组,凭讨论和答疑,解决了许多困扰我的问题。定期自我检测,如模拟考试,能有效评估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