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可以说是四门学科中性价比最高的,不必过早复习,我的复习安排都是按照辅导班来的(如果感觉自己政治有困难的,最好报个班)。我的政治复习也就是从10月1号正式开始的(大家也可以9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政治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10月份和11月份主要做选择题,我是结合《精讲精练》和《1000题》进行复习的,基本上就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个人认为《1000题》比较重要,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知识点,《1000题》我做了有三遍,第一遍做完把错题标出来,第二遍把错题再做一遍,并结合课本和答案理解透,第三遍是在考前半个月内完成的。此外大家也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一背。11中旬各种预测卷也相继出售了,我建议大家可以都买一套,主要刷选择题,如肖秀荣八套卷、蒋中挺五套卷、任汝芬四套卷、肖秀荣四套卷等。至于政治分析题,11月中旬也可以着手背了,主要背肖秀荣四套和蒋中挺五套,今年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命中率很高,通常情况下,把肖四和蒋五背完,分析题一般是没问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方法相当直观,可以概括为四字原则:海量刷题。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我按照既定计划研读选定的大部头教材。到了真题和模拟题阶段,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能找到的试题集,包括张宇的二十周年真题合辑、最后八套卷,以及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尽管已多年未更新)。我在两个月内坚持每天一套题并进行深度剖析,总计完成了60套题目。有一点经验值得分享:过度刷题而忽视基础可能导致选择题错误频发,所以我建议大家务必深入理解教科书中的定理。
考研英语方面: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秘密。英语所有的选择题的选项出现的几率是等同的,也就是说ABCD出现的几率是1:1:1:1。有人可能认为这个没用,也有特殊的一两年稍稍不符合规律,但是我认为可以拿来检查答案。因为如果某一选项太多了说明就有错的。最神奇的是,完形填空和阅读都符合这个规律。大家姑妄听之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地壳表层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以及它们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对这门课,理解和掌握地质体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至关重要。例如,理解不同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对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凭地质勘探和分析来预测地质灾害。学习时要注重案例分析,因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凭实际工程案例来体现的。
土力学则是从物理和力学角度研究土壤的行为。你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土的物理性质(如含水量、孔隙比、密度等)和力学性质(如剪切强度、压缩性等),这些都是进行土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土的渗透性和土的动力响应也是重要考点。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动手做实验,凭亲手操作,能更直观地理解土的性质。
在复习这两门课程时,我建议先通读教材,把握整体框架,再深入研读细节。参考历年试题,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题型。对复杂的概念或公式,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或者画图帮助理解。对实践性强的部分,多看案例,多思考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与同学交流讨论,有时候他人的观点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启示。定期回顾和总结也很重要,这样帮助巩固记忆,避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