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搭配了1000题来练习。这本书的布局清晰,阅读体验很好,尽管大纲解析内容全面,但我个人觉得难以深入阅读。在完整学习一遍后,我会尝试做一些历年的真实试题。作为文科背景的学生,大部分知识点对我来说容易复现。接近考试时,肖秀荣会有专门的背诵版资料,如最后四套卷、八套卷等,可以适量做一些,但不能完全依赖。对于时间规划,我认为最迟不应超过9月中旬开始,初期主要是了解大纲内容并做相关练习题,无需过早关注大题部分,每天保持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就足够了。由于我的时间紧迫,到思修部分我就没细看大纲,直接进入了复习阶段,主要依靠风从劲草(因为这里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此时,大纲就像一本“词典”,用于查阅,而肖八肖四则需认真对待,特别是肖四是关键。考前市场上会出现很多模拟题,尽量多做,最终确保将肖四的所有内容背熟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考研中我起码有一半时间花在数学上,考得还是不尽如人意。我来总结一下我在学习中的失误:数学这是这次我考的非常失败的一科,所以教训多于经验吧。先说教训吧,两点!第一,计算的精确度!这次我吃了大亏,有15分的题因为自己计算失误直接丢掉,只能怪自己,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计算,自己算,集中精神,养成一算即对的习惯,我就是平时练的时候对于计算太水了,草稿打的乱七八糟,习惯没养好。第二,做题的速度!这次我也是吃了大亏,有25分的题因为没有时间思考,结果乱作一通,下来15分钟全部想出来了,都是自己会做的题,简直想扇自己。原因就是自己平时压时间,所以,计算的精度,做题的速度,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真题(建议两遍朝上),好像都在强调阅读最重要,得阅读者的天下。做第一遍可能你做半天也读不懂错个一大堆很正常。不建议做模拟题,包括后来的比如何凯文系列的,英语真题要知道是一群老师命题,问题设置和风格不是由一个老师决定的,模拟题达不到那个标准和水平,出题套路也不一样。100篇阅读你做个三四遍要达到这种境界,要学会分析,真题比六级要难,这几年老师说有点往雅思和托福的风格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理解环境污染和治理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各类污染物的性质、转化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介质的相互作用。我建议多做实验,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更好地掌握。熟悉并理解各种环境化学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将帮助你理解和预测环境系统的行为。
环境微生物学则关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如降解污染物、参与氮循环等,都是重要的考点。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构建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并凭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献来了解前沿动态。
再者,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开发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预测和评估的科学方法。这部分需理解并能应用各种评价技术和方法,比如生命周期分析、风险评估等。熟悉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也非常重要,因这是评价工作的法律基础。
环境工程原理涵盖了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理解和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实际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