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材料包括:深入解析与练习、1000道题、肖四套卷和肖八套卷。尽管我出身理科,但我对政治充满热情,我认为取得优异的政治成绩关键在于日常积累(这里指的是非考研期间)。实际上,从暑假甚至9月才开始复习政治都是可行的。我的学习策略是从9月到11月,利用晚间闲暇时间做1000题。由于我对政治有一定基础,所以我选择了先做题再看书的方式,按照章节逐一突破。对于错误题目,我会回查精讲精练以理解相关概念,并将其精炼为一句概括性的话,录入Word文档,以便后期集中复习,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学习已掌握的内容,有效利用时间。选择题部分大致如此,关键是多归纳知识点。
进入11月底,我开始着手准备主观题,完全依赖于肖8和肖4。购买资料后,我快速浏览了肖8的重要部分,然后全力以赴地背诵肖4,全文背了三遍就参加了考试。至于历年真题,由于时间限制,我没有系统地去做。总的来说,选择题部分需要自我总结,而主观题部分必须紧跟肖4和肖8,无需赘言。政治是个回报率高的学科,冲刺阶段至关重要,建议大家前期专注于专业课和英语,以免后期过于紧张。我在十月底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感到有些压力,所以建议大家尽早开始,每天匀出一些时间,这样后期会轻松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基础阶段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但要以数三的考纲为前提),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投入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钻研历年真题,并完成了一本专门的训练手册,每天都根据手册规划的任务来解题。同时,我也为自己设定了每日的学习计划,确保按部就班地复习,坚持每天攻克一篇文章。在练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领悟解题策略和技巧,多研究答案解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次重温以加深理解。进入十一月和十二月,词汇学习不能间断,此时应开始积累英语作文素材。若是等到十二月才开始,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从十一月起,大作文和小作文各背诵8到10篇,并且务必要通过默写来检验记忆效果。如此安排,英语学习的步伐将保持稳定,你也能够对自己掌握的情况胸有成竹。每天大约花费1到1.5小时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地质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规律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如渗透性、孔隙度和饱和度等,这些是分析地下水流动的基础。掌握达西定律,它是描述地下水稳定流的基本方程,对理解地下水的运动状态至关重要。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储存是另一个重要知识点。了解地下水的来源和去向,帮助预测地下水的变化趋势,这对水资源管理尤其重要。地下水的流动系统,包括潜水、承压水和裂隙水,需凭实例深入理解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学还涉及到地下水污染和防治。这部分内容需熟悉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机制,以及如何凭各种工程技术进行防治。理解地下水化学,尤其是溶质运移和反应过程,也是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巩固知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参与实地考察,直观感受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加深理解和记忆。
我还发现,与同学讨论和教师交流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凭讨论,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教师的经验和见解能帮助避免走弯路。定期自我检测和复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