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即使面对紧迫的考试时间,你可以在最后三个月开始复习政治科目,当然,这建立在你的英语和专业课程已有良好基础的前提之下。若这两门学科较弱,特别是英语,必须提早准备。专业课程只需确保平日课堂上的专注学习通常就能应对。然而,英语需要持续的投入,但不必过于劳累,你可以制定计划,每天稳步地记忆一些单词,同时做一些练习题。关键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而非大片连续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至于政治,如果前期复习不足,考前的短期集中记忆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做很多遍,至少4遍吧。完形填空不用特意练习,单词掌握好,多做阅读,完形填空就自然提升了,而且完型的性价比实在太低。对完答案,我先不看解析,也不看为什么选错了,而是先看解析里的单词,把不会的单词短语记住以后,把四篇阅读翻译一遍,用笔翻译,不是口头翻译,很多细节问题只有你用笔写下来才会发现,同时也练习了翻译题。翻译完再对照范文看哪里翻译的不合适。我从来没专门研究过长难句。对于长难句,我认为只要分清了句子最主要的主谓宾结构,再把从句和修饰词加进去就能看懂了,不需要专门研究语法知识。接下来分析文章结构,每一段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便于理清文章逻辑。然后擦掉铅笔的答案,做一遍题目,这时候要看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哲学通论,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需理解并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历史发展。我在复习时,首要任务是对哲学史进行梳理,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及其思想,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的主要观点。我也注重对逻辑学的学习,因这是理解哲学推理的基础。我建议使用一些经典的哲学读物,如《苏菲的世界》作为入门,逐步阅读更深层次的哲学原著。
哲学综合,这部分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分析能力。我主要凭阅读论文和案例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我会定期阅读《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期刊,从中了解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和讨论热点。我也会挑选一些经典哲学问题,尝试自己进行分析和解答,比如“存在是什么?”、“知识是如何可能的?”等。这样的实践过程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思考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对哲学,尤其是复杂的哲学理论,单纯的条文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我会尽量将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或者凭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来深化理解。定期自我测试也是我常用的方法,我会定时做一些模拟试题,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