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最好从暑假开始,因为课程内容确实比较丰富,这样安排能减轻一些压力,不必过于紧张。我会按照这样的步骤阅读《政治大纲解析》:首先,快速通读一遍,不做任何笔记;接着,结合往年的试题,标记出关键点;然后,多次复习并牢记这些标注的部分。我习惯使用肖秀荣的教材,不过今年他的预测题目命中率不高,所以期望值不宜过高。通过剖析真题,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重点内容,让自己心中有底。对于做错的题目,需要不断回顾以巩固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选择全对,填空一个不会,一个算错,大题全会,但是基本算错。三个月几乎一直在做数学,无奈先天数学不好,准确度还是提不上去,我觉得还是练的题量不够,后面才慢慢的得到缓解。数学我的体会是框架+题型总结。大题基本都在总结的题型之内。我这次把复习指南做两遍,真题做两遍,总结的依据就是真题。拿分的捷径就是用最多的时间来付出到常考的题,一定要有重点,一定要吃透重点,重点非重点的依据就是真题。考研数学相对于高考数学知识点太多,复习时间太短,不可能全复习的很深。用书推荐陈文灯复习指南,有调理,题目少,可以有时间多看几遍。真题就用李永乐。多练,多想,多联系,多识记。
考研英语方面:
在我看来,英语阅读的关键在于反复操练真题,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对于整个考研期间的英语学习,我唯一的参考资料就是单词书和历年真题。建议使用纸质版的单词书籍,每日坚持记忆,不断循环,绝不懈怠。至于真题,我个人推荐黄皮书。单词的记忆应持续至考试前一天,先完整过两遍小册子上的词汇,接着转而记忆从阅读中摘录的单词,同样重复两次,这样的方法效果颇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理解环境污染和治理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各类污染物的性质、转化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介质的相互作用。我建议多做实验,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更好地掌握。熟悉并理解各种环境化学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将帮助你理解和预测环境系统的行为。
环境微生物学则关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如降解污染物、参与氮循环等,都是重要的考点。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构建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并凭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献来了解前沿动态。
再者,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开发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预测和评估的科学方法。这部分需理解并能应用各种评价技术和方法,比如生命周期分析、风险评估等。熟悉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也非常重要,因这是评价工作的法律基础。
环境工程原理涵盖了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理解和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实际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