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每天用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有同学可能不看重政治这块,但是提早复习后面留给专业课的时间才会越多。我用了蒋中挺的复习全书,在这里我想推荐肖秀荣的政治书,毕竟肖大大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将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抄到本上,到最后可以根据本上的错题来查看哪块的知识没掌握。在冲刺阶段我买了肖八、肖四、蒋五以及小黄书,肖四是一定要背熟的。11月份乃至12月份政治背诵的时间会占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通常,我会选择下午和夜晚来复习数学,因为早上学习可能会感到疲倦。首先,建议预习数学课本,尝试解决一些例题和课后问题,但切勿过于沉迷于课本,它并非考试的重点,我曾经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反复研究课后问题其实效益不高,只需挑选一些计算题来做就可以了。在复习过程中,为了确保全面性,我使用了张宇的十八讲和九讲,特别是高等数学部分,非常实用,强烈推荐!数学题型虽然多样,但基本规律是不变的,多归纳总结题目的解题模式,并比较相似题型,会让你收获颇丰。记得把重要的解题技巧详细记录下来,多看几遍自己的笔记。十二月份,我专注于真题练习,从2005年至2015年,每天一套,完成后再核对答案并分析错误。如果前期基础扎实,大部分试卷能在2到2.5小时内完成,所以前期准备至关重要。接着,我逆序做1995年至2004年的真题,同样是一天一套,直到二十号,之后的日子用来回顾所有错题。考前两天,我做了两套张宇的四套卷,如果条件允许,我真的建议试试他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据说今年的考题中出现了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坚持浏览词汇,让它们在眼前频繁出现,时间一久,记忆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我偏爱那种无序精选的单词列表,它精简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的词汇书籍通常来自于购买真题套组的赠品,一本包含了考研必备的2000个词汇,另一本则是汇集了历年试题中出现的陌生词汇(按高频、低频和未出现频率分类)。我习惯每天投入一至两小时来背诵,并尝试联想拓展,例如,我会将学过的同义词和相似拼写的词整理在一起,这样一来,每次遇到某个词时,也能同时回顾其他相关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设计”是关键。专业设计快题不仅仅是技术性的绘图或计算,更是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体现。同济的设计教育强调的是“人本主义”,要关注产品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活,如何凭设计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设计时要注重用户体验,考虑产品的功能、美学、环保等多维度因素。
熟练掌握基础设计原理和方法。这包括但不限于形态构成、色彩搭配、材料选、结构分析等。这些基础知识会在你面对快题时提供理论支持,帮助你快速构想并实施设计方案。不断积累设计案例,了解各种设计风格和流派,丰富设计语言,提高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量的设计练习必不可少。你尝试不同的主题,模拟真实的项目环境,限时完成设计任务。这将锻炼快速思考和应变能力,使你在实际考试中更加从容不迫。每次设计完成后,都应进行反思和总结,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需改进,这样持续迭代会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团队合作也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同济的学习环境中,会有很多机会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有的想法,这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非常有帮助。
别忘了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进步。机械设计领域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会为设计带来新的可能。保持对最新研究的关注,会设计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