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考研政治的学习,这得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每年的考研大纲会在9月初才公布,这段时间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煎熬。我个人曾购买过一些历年真题解析,然而却未曾翻开,对此深感遗憾。一旦9月初的新大纲发布,你会看到一本厚厚的红色指导书。此时,最新版的考研参考资料还需稍作等待,你可以先仔细阅读大纲,内容确实繁多。一旦这些资料上市,务必迅速网购,其中包含了最精华的知识点总结,非常适合直接记忆。进入12月,市面上会出现模拟试题,这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在12月接近考试,所有重要的时事都已经发生。我当时有幸得到老师的引导,帮助我构建了知识框架,明确了关键考点。总的来说,政治科目相对较易掌握,主要依赖于后期的大量背诵。因此,12月份必须确保给予政治充足的复习时间,因为它是短期内提升分数最快的部分,绝对不容忽视。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教材,我的选择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几乎每位考生都会入手一本复习全书。暑期是备考的关键期,务必充分利用!在时间规划上,数学至少需复习三次。第一次是在暑假结束前九月,你需要完成复习全书和讲义的第一遍阅读,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做个标记,留待第二轮解决,如果可能的话,做好笔记会为后期复习提供帮助。第二次复习是在十月前,这回要确保理解和解答全书中每个问题,尽可能亲自计算得出每道题的答案。期间可以搭配其他练习,比如张宇的1000题或者基础660题。660题是一本奇妙的书,我未能全部完成,它考察的基础概念很深奥,但又让人感到困惑。第三次复习时,国庆期间可以开始接触真题,根据建议购买了三十年的真题集。如老师们所说,十几年前的题目稍作改动就会再次出现。不过,这消耗了我一个半月的时间,导致我没有充分掌握所有真题。因此,若时间紧张,只需做近二十年的真题即可,早期试卷中积分部分可以挑一些做。最好是按整套试卷进行练习,因为真题最具权威性,必须深入研习,至少做两遍。如果在考前两周完成了真题,可以尝试其他机构的模拟卷,比如合工大超越五套卷,这些通常会在考试前出现在书店里。如果时间紧迫,专心做真题也足够。最后,进行模拟考试,留几张最近几年的试卷,严格遵循考试时间进行演练。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背诵到6月就要加阅读理解了,阅读理解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开始先不要把答案写在卷子上,刚开始不要求速度,一天做一篇就够了,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一天一篇不只是要求你做完,你需要把每一句话在纸上翻译,先抄一句再自己翻译一遍,再查出不会的单词,最后再看标准翻译和你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你坚持半个月,做到15篇翻译以后,你会明显地看到提高,不管是阅读速度还是翻译能力还是单词量你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有些阅读老师说阅读不是翻译不需要看懂,这我觉得真的是废话,你不看懂怎么做?光靠技巧是考不了高分的,对自己有点要求的同学就踏踏实实的做好基础复习,在后期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轻松很多。在做阅读的同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去选择你是要听语法还是翻译课程,把这两个加入你的复习计划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模型是关键。如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它们能帮助理解利率、产出、价格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用于预测经济走势。深入理解这些模型的构建原理和应用条件,能够帮助在解答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时有清晰的思路。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同样重要。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财政政策如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活动,需深入探讨。了解不同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效果,如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差异,这对理解现实中的经济决策至关重要。
再者,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需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比如分析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运用所学模型进行解析。这样既能加深理论记忆,也能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据解读和统计分析技能的提升是数量经济学学生的必备。学会使用Excel或更专业的Eviews、R语言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对宏观经济学的深入学习非常有益。凭实际数据,直观地看到经济变量间的关联,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持续关注经济动态和学术前沿。订阅经济学期刊,阅读经济学家的观点,参与讨论,帮助保持对最新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敏感度,也拓宽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