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工程与项目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可以看看精讲精练,每看一章就做一章1000题,过完2遍1000题后,此时就可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大家会发现,历年真题和1000题风格有所差别——1000题很基础,大多数题干很简练,就1、2句话,一看就容易锁定知识点。但真题比较灵活,题干常有大段描述,容易使人雾里看花,不过不必着急,这种风格适应了就好,只要肯花功夫练习,一定有所突破。冲刺12月(30多天)资料推荐:《肖.讲真题》《肖4套卷》《肖.时政》最后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秋风扫落叶直奔政治考卷!首先可以做一下《肖.讲真题》的近5年的真题,选择题全部都做做,感受一下真题的风格,对于大题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路、关键词。当然,最最重要是后面给出的解析!!看看老师是怎么剖析一个问题、怎样回答问题的!而且最好也整理下来!!政治大题如果思路跑偏了,写的再多也只能得少得可怜的辛苦分儿,尤其是在帝都这样的地方,给的分就更加少的可怜了,所以,一定要把握考研政治的答题思路!!!《肖.4套卷》做法参考肖八。By the way,最后对于大题的准备我就只背了肖四和肖八,其他的任何材料都没背,就连买的小草也抛弃了。自己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多,共100天左右,基础阶段每天1.5~2小时,强化阶段1.5~2.5小时,冲刺阶段2~3小时左右,但是取得了相对满意的分数,和复习的思路、方向、方法有深切的关系!!!时政参考肖八肖四里面的时政题和其他补充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起,务必启动全面复习!我对某些人的观念不太感冒,他们强调反复阅读某本书或刷了多少次题。数学不是光看就能掌握的,必须亲自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坚决避免查阅答案!我总共对全书进行了三次演练,初次尝试可能会感到缓慢艰难,很多问题都解答不出,但这无妨,你应该做好标记,以便下次能迅速定位未解的难题和知识盲点。标记具有关键意义,它影响你的后续复习规划。例如,打上√代表完全不懂,?表示因粗心犯错,※则意味着你可能只掌握了部分知识或需再次温习。每一次重读都要有价值,避免重拾书本时已忘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已经熟练,这样可以为第二次复习节省时间并突出重点。第三次研读全书时,并非逐题重做,而是专注于常犯错或难以解决的题目类型,进行再练习和总结。遗憾的是,尽管如此,最后仍有少数题目未能彻底理解。完成全书的第三次梳理后,我就把它当作词典使用,遇到陌生知识点时随时查阅。最后两个月,我专心攻克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每天早晨预留三个小时,一整套一整套地做,并深入剖析不解之处,直到完全领悟。
考研英语方面:
就是在10月份大概完型阅读和新题型三部分都做完了,你就可以把各种题目抽出来,研究一下出题的规律了,一般这些规律老师上课都有说啦,也不是要我们自己想,其实是把题目按照题型挑出来做,比如主旨题,你就把每一年的挑出来做一遍验证规律,这个在考试的时候非常有用,我只要能判断出题型,找到原文出处,就基本对答案有信心了。这次考试阅读包括新题型错了3题,我觉得已经反映真实水平。。考完就是觉得错4题之内的样子。十月初,要开始看作文了,我当时背的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背20篇大作文,20篇小作文,我也没背下来那么多,你们尽量背吧,多背肯定没有坏处,但是要注意所用的时间,因为10月份所有的科目都要学,政治要背,专业课要背。自己要规划好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据模型至关重要。这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经典模型,以及网络流模型、图论模型等。这些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例如,线性规划用于优化多目标决策,动态规划则适用于有顺序依赖的问题,网络流模型在物流、交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对决策理论的理解也非常重要。这涵盖了风险决策、模糊决策、群决策等内容。要学会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中做出最佳选,这就需对期望值法、效用理论、模糊集理论等有深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再者,数据分析技能是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必备工具。SQL语言的学习,Excel的数据处理,甚至是Python或R的基本操作,都能帮助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决策。熟悉SPSS、MATLAB等统计软件,提高分析效率。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案例研究,模拟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是经典的运筹学案例,还是最新的工程项目实例,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应用”三步走策略非常有效。先理解模型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凭做题强化记忆,凭模拟练习或案例分析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帮助巩固知识,发现自有的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