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底起,我尝试研读大纲,但初次阅读并未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很快就放下了。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没有再碰政治。直到十一月底,我才重新捡起大纲,特别是专注于哲学部分,因为这部分最需要理解和消化。实际上,我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正式记忆。那时,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简版资料和最后四套题目集。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疯狂地背诵,将肖秀荣的资料重复了4到5次。这里要提醒大家,此时其他科目的成绩已基本稳定,而政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终结果让我感到满意,尽管政治得分并不顶尖,但我对此感到满足,因为我在这门科目上的投入比其他人少。对于政治准备,不必过早着手,等考研大纲发布后再开始即可。首先,细致地研读大纲解析,每读完一章就通过《肖秀荣1000题》来练习。《1000题》应反复练习,如果时间紧张,后期可重点关注错题。关键在于重视选择题,因为主观题的分数差异不大,而且后期会出现各种预测题,无需提前过多准备。我想推荐一本《风中劲草》,但它出版较晚,一旦出版,你可以放下大纲专心使用。至少要通读《风中劲草》三至五遍,同时配合《1000题》训练。这样,选择题部分会变得相对容易。进入十二月,各类预测卷和模拟题纷纷出现,我几乎每份都会做一遍,并核对答案。当肖八和肖四面世时,你可以全力以赴地背诵,特别是肖四的大题,务必认真记牢!即使我对政治投入不多,最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还是十分欣慰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也许是我复习的最轻松,买的资料最少的一本课了,在考研之前,我曾把六级词汇背了好几遍,但考六级时感觉收效甚微。所以考研英语我不再单独背单词,可以说不怎么背单词。我用的是《于慧真题100》,由于此书的思想与我有深刻的共鸣,所以一直以来深信不疑,坚持到最后,感觉还行。完形填空放弃,从来没看过。我把复习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翻译,作文新题型,考前一个月练下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是核心。这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这些都是常考点。对这些理论,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内容,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实验设计和统计学知识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熟悉各种实验设计类型,如单因素、双因素、匹配对设计等,并能运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心理测量学的知识也不能忽视。理解信度、效度的概念,熟悉量表的设计和评估,以及如何解释测验结果,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常见的心理量表,比如MMPI、Rorschach墨迹测验等,需对其原理和应用有深入的理解。
关注当前的心理学研究热点也很重要。这不仅帮助你在论述题中展现自有的深度,也可能出现选题或简答题中。例如,的情绪智力、心理韧性、积极心理学等领域都是研究的前沿。
持续的实践和反思是提升理解力的关键。你凭阅读学术论文,参加心理学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模拟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所学,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考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