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承认,政治可能是我投入精力最少的科目了。资料虽多,但实际阅读量不大。八月左右入手了红宝书,从此开始有序地复习。切记,别等到十一月才打算系统学习,那时恐怕会手忙脚乱且时间不足。对于短期冲刺,我选择了肖四和蒋中挺系列的小册子(一系列),还有20天20题,其中特别关注肖四的大题部分。关于预测题的准确性,我认为并无绝对,考生应广泛参考各种资料,市面上的书籍都看看,这样对可能出现的考题就会心中有数。答题时保持冷静,遇到熟悉的部分就结合记忆作答;若遇陌生题目,可从问题本身寻找线索,尝试从多个角度自行组织答案,通常不会出错。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不要过分依赖某位老师的预测,他们可能只是命中了一些热门话题,实际上,任何一个关注时事的考生都有可能做到。换句话说,预测考题并不难,真正关键的是你是否掌握了考点和重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基石在于词汇,其重要性众人皆知。去年我借助红宝书和扇贝单词来学习,坚持每天都复习记忆。早晨7点钟我会在自习室用半小时专心致志地背单词。同时,每日一句的学习我也未曾间断,深感裨益匪浅,直至考研前夕都持续跟进。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同源外刊也是我每天必读的内容,既增加了词汇量,也为阅读理解积累了材料。每日阅读训练必不可少,我发现边阅读边记词效率颇高。初期,我选择老蒋阅读80篇作为起点,每篇文章至少精读三次,力求彻底理解并累积解题技巧。暑假起,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同样重视实践经验和积累。后期,我会定时进行真题模拟,按照真实的考研时间在下午完成,并且逐字逐句精读,反复研究以求熟练掌握。至于翻译和写作,也需要专项训练,我选用王江涛的写作书籍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英语的学习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平日里必须重视不断积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等多个基础法学领域。对这个科目,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例如,宪法中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和刑罚种类,以及民法中的物权、债权等概念。这些都需凭阅读教材、做笔记和大量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后期的复习至关重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它涉及到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环境法律责任等内容。我在学习这部分时,特别注重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比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并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环保理念和实践也非常重要。我建议凭阅读最新的政策文件和学术论文,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研究,这样不仅拓宽视野,也能为答题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主张“学以致用”。理论学习的,我会找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也是提高分数的有效手段。我还参与了一些在线讨论群,和其他考生交流学习心得,互相答疑解惑,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