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认为政治理论的选择题难度有所提升,论述题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显现出出题方向的变化,即避开热门话题,摆脱各种预测题的限制。对于选择题,建议仔细对照大纲来答题,认真完成1000题和肖秀荣的书籍,初次接触侧重于记忆,之后再做题,务必区分出自己不懂和理解错误的部分,以便后续复习更有针对性。肖秀荣的世界政治形势一书至关重要,同时别忘了考前的模拟训练。我从第一次备考中学到的教训是,不能过于依赖预测卷,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这两门科目是必须要拿分的,只要你努力足够,肯定能过关。我后期训练时,能够迅速识别出文章中的考察点。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需要把握整体脉络,关注重要事件的意义和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虽然与史纲有些重叠,但视角不同,遇到难题时,不妨参考答案,将其分为两部分,大题要做好充分准备,今年许多人在这方面吃了亏...因为今年大题的命中率确实不高,即使押中了,也可能无法得分,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第一年考试时,自认为都背过了,结果却失利,除了历史题不太确定外,其他题目回答得井井有条,这是我想分享的经验。总的来说,付出的努力与收获成正比,不要沮丧,也不要幻想平时不用多练,考试时就能轻易猜中。不断总结,困惑的地方可以与周围的人讨论,集思广益,逐渐增强对选项考查点的理解,细节掌握得越精确越好。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今年号称数学史上最难,一般考研用的练习册是数学复习全书等一套,市面上普遍流行的是李永乐的红色版、李永乐的粉色版、张宇的版本和考纲版。我推荐李永乐和张宇,考纲据说很好,但是出的太晚了。我用的李永乐的粉色版,包括全书、真题、400题模拟,我还买了红色版的660题基础训练,强烈推荐这本660,虽然很易错,但是真的很有帮助,总结也很好。自己要随着多做题,严格要求自己。大三我重看了教材,看完一章做一章的复习全书,结束后已经大概六月了。如果没有时间的小朋友务必在大三下把数学书学一遍到两遍。六月的时候,我很迷茫,合上复习全书,题目遮挡上答案我依旧什么也做不对的感觉。于是我得出结论,基础不牢,再看书。这个时候其他人都开始做各种题,我依旧在看书,不是不着急,但是再看书的时候感悟很多,觉得很多东西更通透了,所以也安下心来仔细看书,再看完一遍很快了,十月我就又看完了一遍三套书,做了所有的课后题,挑着想练习的部分做了数学复习全书。十一月中才开始数学冲刺,计算着时间,像考试一样做了真题,然后做了几套400题模拟,实际上我660和400都没做完,考的不好也是活该。另外还是重视做过的错题,反复多做,不要以为做过就一定会了。数学其实在总分比重中比大综合还要重要,非常拉分!一定要重视!对于数学我的建议是早准备,但是不要心急,千万重视教材,非常重要,万变不离其宗,不要认为只做练习册就行了,今年的真题就是教训,很多都是书上的一些知识点然而练习册上并不是重点。但是题目一定也要多做,数学必须每天都做,再忙也不能有一天不做题!保证一些经典题目和例题题型要熟练到不用怎么动脑都可以做出来,这些是保证数学成绩的底线。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词汇记忆,有许多策略可供选择。我当初参考了一套网络上颇受欢迎的“17天攻克GRE”计划,虽然它出自一本书,但实际上除了每日单词学习表外,其他内容并不那么必要——你只需从网上找到这个单词日历并下载。这份资料包含两个版本的日程,一个紧凑型,一个轻松型。其依据是1、2、4、7、14天的复习间隔法则。若遵循紧凑版,你会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去处理其他事务。我个人选择了轻松版的日程,大约到中期时,每天需投入约三小时来记单词。持之以恒后,我发现原本陌生的词汇在实战阅读中变得极其熟悉,解题也更加自如。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材料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了解各类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例如,你需知道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陶瓷的硬度和脆性,高分子的可加工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并能分析其在医疗器械或生物组织工程中的作用。
深入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这涉及到晶体结构、缺陷结构、相变等内容,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例如,晶格参数如何影响材料的密度和熔点,位错如何影响材料的强度,这些都是需深度理解和计算的部分。
再者,热处理和表面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这部分知识通常要求理解各种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回火)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表面处理技术(如镀膜、氧化)对材料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的作用。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非常重要。你先从大方向把握整个课程的内容,逐步细化到每个章节的关键点。实践性的学习也很重要,比如做实验、绘制晶体结构图、模拟材料改性过程等,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定期自我检测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凭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讨论和交流也是学习的重要部分,找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参加在线的学习小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