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从9月份开始复习(因为大纲解析9月初出来,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正合适)。 我是从9月开始每天都花3个小时看政治,用的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一章做一章的题,(肖秀荣1000题)花费了好多时间,11月出了风中劲草,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买。看了风中劲草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都不看精讲精练了,因为用风中劲草对付选择题完全可以~所以我还是按部就班的按我自己的步骤复习的,毕竟精讲精练那么厚都看了,实在不想扔了。 1000题也差不多做了3遍,差不多就是把知识点都顺明白了。做完之后的感受也只是 直接看风中劲草就够了。 最后冲刺的时候花了10天背政治 我背的是 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有些重复的,到时候大家也背这些应对大题是完全够用的了!时政考查范围是当年的1月到12月全年,书一般在11月出,时政不仅是考两道单选、两道多选,分析题的材料一般也会紧扣时政来出,特别是第35题(毛中特)会出,遇到重要历史节点第36题(史纲)也会出,所以当年有什么时政重点,要结合基本知识点来复习背诵,这是为分析题做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我是从3月中旬开始的,直接买了本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开始啃,一开始看的时候,会感觉挺吃力的。特别是微积分部分,因为是大一学的,早就遗忘了,重新拾起来有点困难,而且全书上的题会比课本难一些。所以,我从基础开始复习,之后的拔高也相对简单了很多,全书第一遍会看的比较慢,有时候一天几个小时也就看个几页,而且很多题不会,这时候不用太着急,因为不会是很正常的,如果第一遍就所有题都会了,那真是有点轻视永乐大帝了…..第一遍全书看完,已经是六月底了。然后暑假开始看第二遍,这时候会比看第一遍快一些了,已经很多东西会了,接下来就是啃难啃的了。专心把每章自己不会的给学会,不一定都能弄懂,只能说争取吧,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些笔记。到暑假结束,全书已经看了两遍了。然后把整理的笔记看了几天。然后买了本660题,看全书第三遍的同时,晚上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做660题中的选择题,这时候老师基本已经讲过专题训练的课了,所以我觉得还比较简单,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难。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我推荐张剑的黄宝书(珍藏版)。这本真题与试卷版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是按照不同题型分开练习的,这样做起来就更有针对性,有一种逐个击破的感觉!我复习英语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两点到四点半这段时间,主要也是因为和考研时的时间吻合。在各种题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真题阅读是无论做多少遍都不嫌多的。我的方法是先做题,对完答案改正后进行全篇文章逐字逐句笔译。力争做到没有不会的单词、词组、句型、习惯用法等。之后再分析每个选项的内容,要问问自己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自己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下次怎样避免再出错?……力争做到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其实考研英语阅读选项设置方法大同小异,关键是要学会逐渐积累。等到你把推理的全过程记下来之后,这本笔记就是你心血的结晶,也是你能够笑傲考研英语考试的制胜法宝!并且我这种做题+翻译+逻辑推理的过程可以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提高翻译能力、完形填空能力、写作能力、新题型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其他类型的练习大同小异,我就不多说了。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会看到效果!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上,你需把握住三个关键点:信号的理解、系统模型的建立以及系统性质的分析。
对信号的理解,从最基础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开始,深入到周期、非周期、能量、功率等特性。特别是傅立叶变换,它是理解和分析信号的重要工具,不仅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系统部分,需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特性,包括因果性、稳定性、频率响应等。其中,Z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分析线性系统的关键,它们将时域问题转化为频域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化。
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建议你多做题,凭解决具体的问题来深化理解。例如,凭设计和分析滤波器,理解不同类型的系统如何影响信号;或者凭模拟实验,直观感受信号经过系统处理的变化。
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也是必要的。虽然这部分相对抽象,但却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对深入研究信号处理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好网络资源。有很多优秀的教材和在线教程,如Oppenheim的《信号与系统》就是经典之作,网上也有很多配套的习题解答和讲解视频,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