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就像全书一样,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是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从每年的成绩来看,要想拉开分,选择题相对重要些。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数学方面:
推荐资料为张宇的《高数十八讲》以及《复习全书》。在彻底学习完教材后,可转向复习全书,我个人推荐李永乐和王式安合著的粉皮版本,它详细且易懂。对于高等数学与概率论部分,此全书是很好的参考资料;而线性代数部分,只需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就足够了。建议在期末考试前启动全书的学习,并在暑假期间持续深入。给个时间规划,假如你报名了数学课程,我建议你在开课前自我预习课本,理解基础概念。我自己在线代和概率论阶段感到吃力,所以选择放弃全书,重头阅读课本。务必在暑假后期之前完成复习全书,每学完一节就做对应课后题,遇到困难及时求解,避免问题堆积。至于线代,李永乐的书籍是个好选择,我比较过后认为他的书更为出色,当然,汤家凤的书也挺好,只是个人觉得李永乐的更胜一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关键环节。复习英语,首要任务就是词汇。不少学生因为抵触背单词的艰辛,就选择逃避,结果英语学习半途而废,止步于起点。虽然背单词确实单调乏味,不过策略得当,核心秘诀仍是二字:重复。考研所需的词汇量号称五千多,但实际上,真正重要且难度大的词汇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坚持一周的反复记忆,单词问题基本能解决。这一步骤可能让人感到吃力,需耗费大量精力,但确实是英语复习的开端。在掌握了一定的长难句分析技巧后,你可以选取历年真题中的四篇阅读理解,逐句剖析并自我翻译,同时对比参考答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记录下错误,每套真题都应该如此操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基础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理论、投资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你需深入理解市场均衡、供需理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影响,以及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等。这些都是金融学的基础,也是构建后续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
公式和计算是金融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CAPM模型、夏普比率、债券定价等,需能够熟练运用并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在复习时,我会将这些公式整理成笔记,反复推导和应用,以加深记忆。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也不能忽视。金融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实践应用。我建议找些实际的金融案例进行分析,如金融危机、股市波动等,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有效的策略。先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深层含义;凭做题和笔记,强化记忆;凭模拟题或历年真题,进行实战演练,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定期回顾和总结也很重要。我通常会每周设定一天,回顾过去一周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框架,这有助于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很多学术网站、论坛上都有丰富的资料和讨论,从中获取新的视角和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好的心态同样关键。面对困难和压力,要有耐心和决心,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