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涉足政治理论其实不必过早。初期阶段,专注于专业课程更为关键,但到了9月左右,政治学习就应提上日程了。在参考资料选择上,我选购了肖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十年真题》这三本必备书籍。《精讲精练》内容繁多,我读完一遍并未觉得有多大收获,室友翻阅三遍也反映效果平平,所以这本书或许可以考虑暂且搁置购买。《1000题》则是必须入手的,需要多次重复练习,我自己就做了两遍并复习了两次。而《十年真题》对我而言帮助有限,不过这因人而异,你可自行判断。
考研数学方面:
刚开始刷全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困难,很多题目都不会,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静下心慢慢来,等第二遍就会发现自己大部分题目都会了。暑假期间争取把《复习全书》刷两遍,实在时间不够的话也要保证能够把高数部分刷两遍。第一遍是详详细细地看,例题也基本上都自己做一遍。每一章后的习题也都做。看第一遍的过程中把需要注意的题标记下来。第二遍集中看之前标记的题。看第三遍的时候大概是在12月初,第三遍时我就不看题了,而是看那些基础的概念和定理。有一本书我极力推荐,就是李永乐的660题(第一次考研时没看,第二次才看的),难度虽然偏高一些,而且考试也不太会考里面这样的,但这本书在完善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上有非常巨大的帮助(尤其是选择题,如果时间紧建议优先看选择题),它很准确地抓住了我们容易犯错的点。这本我也前后看了三遍,其中个别题还多看好几遍。其中第一遍是在复习全书看完第一遍后做得,同样地,标记下那些做错以及有参考价值得到题(不过其中微积分的填空题部分我没怎么做,后来也一直没看,感觉这一部分确实不太必要)。660题在最后冲刺的时候我就没怎么看了,虽然对理解很有帮助,但不太适合练习应考。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考研的学生都致力于背诵英语单词,同时常感叹尽管投入大量精力,记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毫无疑问,词汇是英语复习的基础。在备考初期,确实有必要通过单词书籍来反复熟悉单词。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英语词汇积累已相当有限,毕竟大学期间很少有人能保持高中时的学习强度。因此,扩充词汇库是当务之急。即使经过两三轮背诵后可能觉得收效甚微,但实际上,我们肯定还是记住了一些单词的。这时,我建议通过阅读来巩固记忆。这样既能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接触到考研中常见的高频词汇。(不是词书中每个单词都会出现,但有些确是考点中的常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水处理生物学”,这是一门结合了生物知识与工程实践的学科。重点在于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如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建议大家首先要扎实掌握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分类、生长繁殖等。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如厌氧、好氧、兼性条件下的微生物活动。实验操作技能也非常重要,比如如何进行微生物镜检、培养等。在学习过程中,找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样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接下来是“水力学”。这门课程主要研究水流的运动规律,与土木水利工程的设计息息相关。关键知识点包括流体力学基本原理、管道流动、明渠流动、水头损失计算以及泵站设计等。对理论部分,一定要熟练掌握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学会灵活运用。实际应用部分,如水工建筑物的设计,需理解并一些典型结构的尺寸计算公式。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练习”是王道。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游刃有余;记忆则需凭不断的复习和整理,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大量的练习则是提升应试能力的关键,它能帮助你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所学。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查阅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参与在线论坛讨论解决难题。定期自我检测,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有效提高应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