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好像是9月底吧,政治出大纲的时候开始看就行,同时,我觉得报一个辅导班还是很有必要的,政治这种东西枯燥乏味得很,要不是因为老师讲恐怕我会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吧。第一遍,看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大纲解析,每天1-2章,看完立刻做对应的肖秀荣1000题,或者做风中劲草的题,都可以,做题主要是为了巩固知识点,大概1个月最多40天结束。第二遍,1000题做错的重点再看一遍,肖八上新了立刻买,重点做选择题,大题看哲学题,其他的随便看看,大概10-15天结束。第三遍,大概12月初了,肖4,全部做,全部背!!!一定全部背!!!20天20题有时间了也可以背下。这个时候可能觉得自己选择题错的有点多,可以重点复习下选择题,任4,蒋5,石磊,风中劲草最后压题等,可以都做。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复习数学的。我的学习策略是每学完一章课本内容,就完成相应章节的全书练习,包括例子和习题,但课本中的习题我就跳过了,因为它们的价值不大,而例子还是值得一看的。我采用的是二李的全书,这是一本经典的教材,由于历年数学考试的大纲变化微乎其微,所以使用上一年的版本也是完全可以的,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并无硬性规定。接下来谈谈复习的具体细节,这方面肯定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个人并不建议花大量时间系统地研读课本,尤其是不必全部做完课后题目。我认为,在看全书的过程中查阅课本更为有效,因为课本上的知识较为分散,条理可能不够清晰,综合性也不算高(并非难以理解)。有些内容相对于考研来说可能过于偏僻,你在课本习题中纠结的问题,可能在实际考试中并不会出现。因此,我认为把太多精力投入系统阅读课本不太划算。至于复习顺序,我建议按照这样的步骤:全书→全书总结→历年真题→第二次做真题并同步总结→400题同时也进行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首先单词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你不背,就是自己不想好,说多也没用。但是单词也是有重点的,大家都会买近十年真题,而最重要的是近五年。你可以在背完第一遍单词之后做近五年的真题,不用管答案对错,只需要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写到一个本子上,你就会发现有些单词会连续几年出现,这样你也就是知道了哪些是重点单词,要着重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成形理论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以及在各种条件下如何形成和改变形状的基础理论。理解并掌握这个领域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例如,要深入了解固态相变、晶体结构、塑性变形机制等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把教材和讲义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料,辅以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文献,以便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进展。对每个章节的内容,我会先进行通读,提炼出关键点,凭做习题来检验理解和记忆的程度。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我会积极寻找解答,或者与同学讨论,甚至向老师教。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复习工具。凭对这些试题的反复练习,我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能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做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不仅要关注答案,更要理解解题思路,尤其是那些开放性的问题,往往需结合实际背景,运用创新思维去解答。
实验也是材料成形理论基础的重要部分,虽然可能不会直接出现在笔试中,但在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上起到关键作用。有条件,我会尽量参与相关实验室的工作,凭亲手操作,直观感受材料的变形过程,这对深化理论理解非常有帮助。
我认为,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性是保证高效学习的关键。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保持身心健康,定期休息和锻炼,也有助于保持清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