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理科的,对政治一无所知,所以我从暑假就每天花了1到2个小时在学习政治,政治有5门课,复习顺序是这样的:马原——近代史——毛中特——思修——时政。对于我来说最难理解的是马原,所以以前是理科的同学们还是要先把它过一遍,近代史和毛中特要合起来一起学习,两门课很多重复的地方。资料!我力推Xiao*Xiu*Rong和Jiang*Zhong*Ting。感觉跟着他们俩的步伐走就不会出错。我政治资料买过精讲精练三件套、20天20题、小草、大纲、肖秀荣的时政热点、冲刺8套卷、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最后5套卷。都买一买、做一做把,一步一步来,最后不会出大乱子。政治的知识点不需要你们花大片时间死记硬背,做到有印象就可以了,后期每天多看几遍知识点提要,最后半个月往死里背预测卷,这些足够了。政治也不拉分,花太多时间也不值得。
考研数学方面:
无论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都建议在开始数学复习之前仔细阅读教科书一至两次。这样做旨在帮助那些已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或概率论的学生重温本科阶段的知识;而对于未曾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同学,则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以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要做透真题,就算做了3遍还会错。第一遍生词字句,逐一排查不留死角。第二遍分析文章结构,翻译10篇左右。第三遍分析题目与答案,无论对错,都要给自己一个解释。独立思考,有能力放弃参考书解析。做对题目才是核心。阅读: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因为100分的考研英语四篇阅读就占到40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重让所有考研的同学不得不重视它,但是阅读的难度也是比较大,很多同学也是很头疼啊~作文,是在做第二遍真题时开始自己尝试的写作。当时自己就是无论写不写得出来都要写出来,目的是练习手感和临场感。大约自己写了7-8篇左右,后期就是准备的模板,融合了3-4个模板。因为自己之前练习过写作,所以作文这方面没怎么担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固体物理”是一门深度探讨物质微观结构及其对宏观性质影响的学科,涵盖了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磁学、超导等多个核心领域。在复习时,理解和掌握晶格振动、电子结构以及能带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晶格振动部分,理解布里渊区和声子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热力学和电学性质;对电子结构,要深入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带理论,尤其是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至于超导,BCS理论的基本概念需熟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实践出真知”。除了教材外,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固体物理学》(黄昆)这本书中的习题涵盖了大部分基础知识点,凭解题深化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MIT OpenCourseWare等获取更多的练习题,帮助拓宽视野。模拟实际问题,如设计和分析材料的电子结构,也能帮助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
理解并记忆基本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公式的物理意义。例如,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表达式,它描述了电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下的概率分布,反映了固体的热力学性质。
再者,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把学到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能巩固记忆,又能清晰地看到知识间的联系。定时做一些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团队学习不可忽视。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同的理解角度,往往能激发新的思考,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好的学习氛围也能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