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8月中下旬至10月初,主要跟着《精讲精炼》自我阅读,然后配套做《1000题》。自己勾画重要的关键点,然后做题订正回看。因为学科性质的缘故,《精讲精炼》大篇幅的文字叙述难免有点枯燥,所以在马基和毛中特这两大板块。实话说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也没有一个显著成效的预期,对思想政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辨别基本的知识点就行。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在考试前一个月,进入了总结和实战演练的时期:这段时间我觉得复习相当从容,这得益于之前的大量练习,我内心深信我已经从积累中实现了飞跃,面对题目自然就有了解题方向,因此感到较为轻松。我每日都会完成一套模拟试题,随后核对答案,并标记出错误的部分,反思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哪个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临时疏忽?如果是粗心大意,我就用斜线标出,重新做一遍;如果正确,就不必再多虑;若再次出错,则将斜线改为三角形,提醒自己这个知识点需要巩固,之后的复习中应重点查看。我会在笔记本上记下相关知识点,时常查阅。数学向来是我的强项,只是最后考试分数不高,主要是由于计算时太过粗心所致,唉,这个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不过这不是重点,希望大家不必过多留意这一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个慢积累,快丢失的学科,单词就把这个学科特征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记单词要从你开始准备考研的第一天开始,到你考英语的前一天晚上为止。而且,单词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市面上单词书的5000+单词,还包括由这些单词扩展出来的常见常考短语,你在做真题阅读时候碰到的不认识的单词短语,背作文的时候积累的单词短语。所以,记单词真的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第二阶段:真题阅读!真题是英语备考的重中之重,如果你单词掌握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做真题阅读了。推荐先拿英语早些年的阅读真题练手,我都是先按十五分钟一篇独立做,然后对答案,查生词,逐字逐句在本上翻译后按照答案改翻译(这个过程中也练了翻译),然后找出每道题的出题点以及陷阱。复习这个过程很苦,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英语真题我大概是用这样的方法过了三遍。之后考试的时候感觉还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光学的学习首先需扎实的物理基础,特别是对波动光学的理解。要明白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基本现象,这些理论知识是理解光学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例如,杨氏双缝实验、菲涅尔区的概念,以及 Fresnel 和 Fraunhofer 衍射的区别,这些都是需深度理解的内容。
透镜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是工程光学的核心部分。需熟悉薄透镜和厚透镜的像差理论,了解如何凭调整透镜的形状和位置来优化成像质量。理解并能运用Ray tracing(光线追迹)方法进行光学系统设计也是必备技能。像质评价指标如MTF(调制传递函数)和PSF(点扩散函数)的计算和解析,对评估和改进光学系统性能有直接的帮助。
再者,光路设计和光学元件的选也是关键。比如,反射镜和折射镜的选,镀膜的技术及其对光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各种光学材料的特性,都需去研究和比较。在实际问题中,需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精度等因素,做出最优决策。
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同样重要。实验室中的光学实验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理论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设置和执行牛顿环实验,亲手制作和测试简单的光学系统,都能加深对工程光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