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之前提过,英语的学习依赖于积累,而政治则更侧重于记忆。通常,我们的政治复习是从九月开始的。这门科目涵盖了五大领域: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复习重点。对于哲学,由于许多原理和方法论在高中阶段已有接触,加上主观题存在一定的答题模式,因此这部分得分相对较易;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在于掌握关键历史事件的时间、起因和影响;形势与政策则紧密关联实际时事。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肖秀荣的教材被广大考生广泛使用,因其内容详尽且真题解析深入。当然,真题练习必不可少,但不必像正式考试一样完整作答,列出主要知识点即可。最后,务必完成肖秀荣的预测卷,其命中率相当高,即使不是原题,题目素材也往往有所重合。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张剑的历年英语真题解析,也就是俗称的黄宝书。如果你也是处于想把英语拾起来找点感觉的话,那我推荐你需要找一本不是很难的阅读资料,不需要太深究,做一做,看看答案,但是一定要看一下解析,看一下错误原因。我当时是用的考试虫的阅读,他每个单元有四篇阅读,一篇新题型,前3篇阅读都是简单类,最后一篇是较难。也谈不上好还是不好,就只是一个练手的过渡期。至于张剑的150篇,我是不怎么推荐的。我自己是买了那个基础训练篇,题目设置逻辑倒是和真题有一点点像,可是经常会有答案很难说服人,所以我做了几个单元就没做了,他的那个提高篇,据我同学做的状态来看,就是各种考生词。。。我在八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的真题,是从1991年开始做的吧,也算是那2000年之前的当练手,毕竟他比市面上的资料靠谱。先是做一遍,看一下正确率,然后带着看一下错误选项的原因。然后一直做到了2002年。然后就是倒回去做第二遍。我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句句翻译,自己现在原文上面可是大略的写一下意思,然后对照标准翻译,在订正。这个过程其实挺耗时间的,但是有它的好处。在才开始翻译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句序什么的甚为痛苦,可是静下心来,翻个几年,你将会有大收获。还能练翻译,就不需要特地挪时间练翻译了。我在把1992-2002翻了一遍之后,再去做2003-2008,过程和上面一样,可是明显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多了,特别是到2005年之后,几乎不用怎么多写,只需要把一些长难句写粗来,而且翻译的正确率上去了,做阅读看答案也好理解多了。我是特地留了最后三年没做,想要最后一个月测评的。这一遍做完,你会发现第一遍做的答案自己完全没有印象,所以放心大胆的做真题吧。在第二遍的时候,还有一个大任务就是分析题目,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是什么错误。同时也要分析文章结构,分几段,每一段主要讲什么。这一遍做完后,就开始做第三遍,文章大略看一下就很容易有框架了,继续做。其实,要是认认真真每天进行这些工作,在家上背单词,其实做完这些的时候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早点做真题是没有关系的!最后一遍我就是读真题,大声读粗来,一边读一边想着文章结构,就会有很大的阅读的感觉。最后一点就是,在最后一个多月主攻作文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放掉阅读,因为那个时候怎么的怎么的对真题也比较熟了,再不济每天也得读个一两年的真题。我的这个准备过程是比较耗费心力且短期没什么华丽提升的,但是从身边同学和我的准备和最后分数来看,还是有点效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以及心理测量学等。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需逐一攻克。
对普通心理学,它是心理学的基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心理过程如感知、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等至关重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能够帮助构建起对心理学的整体框架。
发展心理学则关注人的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心理变化,要关注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和发展任务。教育心理学则侧重于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机制,需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去理解和应用。
实验心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原理,尤其是统计假设检验,是提升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实验报告的写作也是考察的重点,需反复练习。
心理统计学和心理测量学是工具性的学科,虽然理论繁复,但掌握好基础公式和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数据分析中,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SPSS软件的熟练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读原著,尤其是经典教材,它们往往能给出最清晰的概念解释和实例分析。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课本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能帮助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组队学习,互相讨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碰撞出新的理解和思路。
保持好的心态非常重要。面对复杂的知识点和庞大的复习量,需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证休息,避免过度压力,这样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