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三月起我就着手准备了。历年来的政治考试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部分往往有较大改动,但其他三门科目的变化相对较小。于是从三月至九月,我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路径前进。期间,我同步进行了阮老师设计的1000题练习及过去十年考研政治真题的选择题部分。每完成一套选择题,我会仔细核对答案,并在旁边标注那些原先忽视的知识点。到了八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政治的1000题、十年真题选择题,以及大部分强化阶段的课程内容。在开学前的半个月,我把所有在选择题中标记的忽略知识点和课堂上的疑难点整理进一个笔记本,用不同色彩的笔标注优先级,以便后续记忆。这个阶段,我专注于理解考点,而未涉及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考虑到模拟测试的时间尚充裕,我决定重温18讲、线性代数辅导书以及概率论的9讲,并再次梳理历年真题,集中攻克之前的难题。尽管如此,有些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于是我对它们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在数学学习方面,我想极力推荐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和概率论9讲,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我从五月起就开始研读课本并做练习,遵循的顺序是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线性代数相对较易,有助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后续学习高等数学和概率论时就能感到稍微轻松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重点任务就是攻克英语阅读。阅读分为三部分,PartA、B、C。A部分就是常规大阅读(4篇文章,每篇文章5题,每题2分,共40分),B部分俗称新题型,C部分就是英译汉,B、C部分都是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阅读是英语的重头戏,总共60分,英语的成败几乎就在于阅读的成败,而A部分又是阅读的难点和重点,对于PartA部分阅读一定要多去研读真题,反复揣摩出题人的用意,考研阅读和四六级阅读的思路不一样,四六级阅读做得好,考研阅读未必能做好。要想考研英语拿高分,大阅读这里绝对不能丢太多分,20个题错误控制在5个以内较理想,最好3个以内,当然越少越好。我暑假后期和9月就是重点做英语真题阅读,用铅笔写答案或者别在试卷上写答案,以后还可以继续做。第二遍第三遍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之前对的题目可能还会错,错的题目可能还是会错,做好心理准备,慢慢把真题,尤其是错题吃透,相信量变终究引发质变。同时做阅读要控制时间,否则考研时你很可能不能完卷,建议平时模拟时,一次做完四篇阅读,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前期对英语要足够重视,每年很多人都过不了英语单科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机械工程”这个基础科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机械设计、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建议使用权威教材,如《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多做练习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寻找网络资源或者教老师,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理解。
“自动化”部分,主要涉及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技术等方面。这部分需你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你凭阅读《自动控制原理》、《电路》等教材,配合做一些相关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仿真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编程语言如MATLAB也是必备技能,凭编写程序解决自动化问题。
"专业综合"部分往往涉及到一些前沿的科研方向和技术,比如机器人学、智能制造、机械臂控制等。这部分信息量大,更新快,建议关注学术期刊和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阅读导师或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对这些领域有深入的认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非常有效。每天分配合理的时间给各个科目,并定期回顾和测试自己。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这对保持高效学习状态至关重要。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参加了一些在线课程和论坛,这不仅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也我有机会与同行交流,解决了许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