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学习政治的第一年,我感到非常困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1000题来同步练习,只专注于选择题部分。每读完一个章节,就会完成相应章节的题目,然而这种方式使得进度缓慢,正确和错误的答案都没能深刻记忆。在考试前大约一个月到二十天的时候,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预测和押题卷,大家都陷入了纠结,明知买了可能也看不完,不买又担心落后于他人。听从了一些学长学姐的建议,我选择了背诵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的大题,尽管记忆模糊,并没有每个都掌握得很透彻,最终大概只押中了一道半题目。对于时政部分,我还是使用的肖秀荣的资料。复习建议是:不必在政治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因为这个科目难以拉开太大差距,保持平均水平即可。政治复习可以从每年红宝书发行之后开始,也就是九月中旬以后。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基础掌握不足,因此在理解了基础知识架构后,我开始进行专项练习,并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做详细笔记。课程结束后,我会重新审视全书中的模糊部分,这有助于理清思路。遇到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会向我的老师求助,他非常优秀,能一眼看出题目的解题方向,他会从考试重点到命题意图,再细化到解题步骤,详尽地为我讲解。接着,我开始使用660题集进行刷题,这个阶段,我会着重标记错误题目,以便后续复习。660题目的难度较高,侧重于考察深层次的概念理解,我认为它的质量很高,通过完成这些题目,我能对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来学习英语,侧重于完成填空和阅读部分。每日的任务不是追求数量,而是要把握真题的氛围和维持解题的感觉。从1997年到去年的历年试题大概在12月初完成了。之后的半个月,我接触了一些模拟题,其目的不在于正确与否,而是保持敏锐度,防止技能退化。对于真题中的作文,我并未全部动手写,只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练习。由于我在高中时就练过手写印刷体,所以没有额外练习书写。如果书写欠佳,建议购买字帖进行训练,英文书写其实很容易提升,效果显著。至于词汇,我没采用专门的单词书籍,之前备考托福时,我依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式集中攻克过单词,所以在考研期间,我只是每天用扇贝单词软件复习以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每天背诵500个单词。我的单词记忆法则是:一次大量,多次重复。对于记单词困难的同学,我强烈建议参照《17天搞定GRE单词》一书的方法。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数据结构的本质至关重要。数据结构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是关于如何高效地组织、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一种理论体系。在学习过程中,你需深入理解每一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例如,栈的后进先出特性常用于表达式求值,二叉树则广泛应用于文件系统的构建。
算法是数据结构的灵魂。对每种数据结构,都要掌握其基本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能熟练运用排序、查找等相关算法。比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冒泡排序的原理和实现,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的应用等。这些都需凭大量的编程练习来巩固。
再者,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之间的转换关系也十分重要。比如,动态规划问题中经常需构造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辅助解决;图论问题中,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等问题常常需将问题转化为特定的数据结构模型。
我还强烈推荐使用Python或C++进行实践。这两种语言都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库,且在AI领域广泛应用。编写代码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训练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这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参与一些在线编程比赛或者论坛讨论,提升实战经验和思维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