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备考量其实还是很大的,很多人都说9月之后再准备来得及,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吧,如果你本科的时候马原、毛中特这些课程学习的不错(重要的是理解)并且不是很抵触这门课,或许可以把政治的备考放在新一年大纲解析出来(9月中旬左右)之后,如果你政治毫无基础,个人建议在9月前至少把马原部分弄透,原因是这门课比较晦涩难懂,重在理解,且每年大纲变化不大,提早准备会为后续的备考提供更多的灵活空间,毕竟政治理论这门课还有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那么多部分呢。有些内容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不太好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这块大家一定别糊弄过去,以自己内心真的弄懂为宜,马原部分的考题基本都是理解,别指望遇见原题。毛中特的学习和时政关系比较大,每年也会因为国家政策有相当部分的调整,建议放在9月之后准备。史纲的老师讲课就是比较搞笑,能把史实的东西当故事讲出来,这门课重点是时间轴要清晰,因为最后出题通常会联系到多个时期,像一些重要会议,重要著作,以及不同时期的土改政策等这些要重点记忆,越是觉得很绕很难的地方越应该下工夫,因为往往这些就是考点,到最后就是分数上的差别。
考研数学方面:
得数学者易得天下,政治英语专业课分数差距较小,数学关键中的关键。大家多数用李永乐全书,那本书每个知识点都讲解非常之细,适合打好数学基础,但考试和平时练习是有很大差别的,考试难度在细节上比李永乐难度小很多,但在综合上难度较大。考试用的方法都是常见的,历年真题基本上大同小异,个别题型有所出入。我就是先学好课本,在学李永乐全书,10-11月份做真题分类讲解,不做整张卷子,按章节的一类题型加以练习,将真题当全书按章节分析透,基本上100分以上就差不多,等分类的熟练后再做成套的真题,练习题效果会比较好。李永乐660太难,不适合深究。大家把最常运用的知识点练习的太少了,导致没有把握住重点,得分较低。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我的英语水平不算顶尖,但足以应付四六级考试。在三四月份,我专注于背单词,我想提一下刘一男的词汇书籍,它真的很有效,提供了词根记忆法和创造故事的方式来记单词,这种方式与高中时的方法大相径庭,我觉得更有趣也更快捷。接着,我进行了阅读练习,我在暑假前完成了2004年至2015年的阅读理解题目,不过当时并未产生深刻的印象或记忆。我推荐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搭配何凯文的阅读材料,因为张剑的解析详尽无遗,何凯文的答案点评直击要害,有时还能学到一些实用技巧。
到了暑假期间,我设定了一项规律的学习计划,每天下午两点开始,我会完成两篇张剑的150阅读,再加上一篇完形填空、新题型或翻译。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选择的是历年真题;新题型部分,除了真题外,我还做了张剑的30篇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化工原理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每个部分都有其核心的基本定律和原理,比如牛顿黏性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等。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整个学科框架的基石,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工原理不仅仅是理论计算,更需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流体力学时,不仅要懂得如何运用伯努利方程解决压力变化问题,还要了解在真实工况下如管道阻力、流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传质与分离过程时,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能设计或优化工艺流程是非常实用的技能。
再者,习题训练必不可少。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复杂的计算问题,只有经过反复操练,做到快速准确。历年真题的演练也非常重要,它们能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帮助你在实际考试中更好地应对。
团队讨论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共同探讨难题,既能激发思考,也能互相激励,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坚持下去,持续努力,你一定能够克服。每天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学习效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