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从暑假期间,我就开始了政治学习,聆听课程并逐渐熟悉概念。直到9月底,我才真正依据教师提炼的关键点开始记忆。考试前夕,我遗憾地发现自己仍有部分教师归纳的内容未能掌握,所以我建议你们尽早着手,最好在9月初就开始背诵。如果参加培训班,随着复习深入,重点将日益清晰。反复研读精讲精练和1000题的错题,构建知识体系,浓缩书本内容。随着时间推移,可以逐步增加每日学习政治的时间,但应确保每天投入的政治学习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看了三遍,最后做一遍真题,就直接进考场了,数学的话,基础很重要,我自己看的三遍书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看书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醒的积累,做笔记。而且真题很重要,这么多年考下来,知识点并没有变化很多,多研究真题,看命题人爱出的知识点,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看书做题的时候要随手做笔记,考试前翻一翻,可以大概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
考研英语方面: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先后面临两个问题,看不懂和看懂了、题做不对。我用的是陈正康的英语阅读。书分两册,每册里面包含十年的阅读,每年会持续更新。每册又分三本,真题、阅读翻译、答案解析。我的基础不好,看不懂这个问题我用单词加翻译的方法完美地解决了。不拘哪一本单词书,背完就对了。有很多同学说背了会忘,这很正常,就像吃了饭还会饿一样。办法只有一个,每天背。3月份开始每天三页,我都看到吐血,耗费时间不说,过程还困意十足。我只有咬着牙,耐着性子,保持清醒,红笔勾勾画画。但是我不会写,太浪费时间且不适合我。平时碎片时间,我都会拿着配套的单词小册子,看上它五页。第二天看新的,不会重复。大致二十页过后,我会重来一遍。我来强调一下重点,我是看,不是背。不用刻意去背,也不要计较自己是否背住,只要放松心态浏览就好。所谓碎片时间每个人不同,我是吃饭前,睡觉前都会看一点,学习累了休息时也算。一定要制定计划,即每天看几页,情况不同,页数不同,少,没关系,但一定要完成,不能拖拉。第一轮会很难过,但二轮三轮就好很多,大概到九月份的时候我就只需要用小册子巩固就好了。这个关键是坚持,还有早做准备。当时我很多同学都是九月份还手忙脚乱地背单词,唉声叹气,慨叹时间流逝,脑子不够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控制设备组成的电流流动路径。要明白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关系,特别是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这是分析简单电路的关键。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如何计算电能的消耗,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深入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核心。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工具。要熟练运用这两条定律,不仅需记忆,更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深化理解。
再者,掌握电路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等,这些定理帮助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易于求解的形式。尤其是对非线性电路,运用这些定理能够使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最有效的。一方面,需阅读教材,理解并基本概念和定理;另一方面,要多做题目,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我通常会先自己尝试解题,再对照答案检查,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
使用电路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虚拟实验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它能直观地展示电路的工作状态,帮助更好地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变化。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既能互相激发思维,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从他人的思考中往往能得到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