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9月中下旬才开始政治的复习,原谅理科生的我基础太差,用了好久仔细看了一遍肖秀荣的详解,还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像大多数前人一样,我也不推荐大家过早的开始复习政治,和英语不一样,政治前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死记硬背,大概知道个主线就好,但最晚9月也要开始了。然后我便开始进入了刷题状态,通过题目记背知识点其实就基本足够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那些老题库的东西用处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时间还是要合理运用。我把肖1000,风中劲草以及大纲的选择(尽6000题)都刷了两遍,错题又刷了1遍。再加上后期各种押题卷,肖4肖8,任汝芬,阮晔什么的我也都做了,但是真到战场上你会发现还是有疏漏。总体来说,你应该做的是,基础,找一两本基本就够了,千万别太多浪费时间。然后紧跟当年的政治报告!说三遍!!!最后大题背题为主,答题方法为辅。在这我分板块给大家梳理一下:马哲 理解为主,概念最重要 我报了班,有老师带我。选择主要是以理解概念和原理为主。大题方面,给大家的建议是,把大点能背的都背下来。也并不多,而且都是一些套话,比较相近,每年就考这些,。而且这道题应该是拿分点,争取不要丢分。大家大题的复习往往都是最后一个月狂背各种押题卷,但是你到时候会崩溃,因为太多,又时间太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把哲学早早背完,会轻松很多。答题时,先写原理再分析材料,几道题书写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准原理,那怎么办?多看题肯定有用,去挖关键词,找出题人的提示点和题眼。再有一个就是刚刚说的,再去审视下原理的概念,或许你就知道为啥你说的这个原理不适合这里了。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注意词汇的积累,除了正常的记忆之外,还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生僻词的含义。最后两个月再来集中准备新题型,翻译,作文这些是来得及的。新题型和翻译没啥可说的,反正我是听天由命的。准备作文最有效的方法:背诵。其实学习英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大家可以买本作文书,我买的是王若平的叫万能作文还是什么来着,一本小书。大家每天背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注意背的要求是要滚瓜烂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语感,学会词汇,句型的用法。隔两天自己写一篇,对照标准答案修改,注意平时多积累写作可以用到的词汇,句型,模式。如果没背过作文可能会觉得背起来很难,实际上背英语作文很轻松,一篇大作文也就10来个句子,每句话10到20个词,一句一句的背顶多半小时就能背下一篇大作文,注意背的时候不是默背,而是要大声的读出来,和记忆单词是一个道理,当然也可以把作文的录音拷到mp3里,睡觉前听听加深印象。这样一个月就能背下来30篇,应付考研的作文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唯物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等,是基础。我建议深入研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原著,结合当代社会实际进行思考。在复习时,我经常做的是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凭讨论和分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政策解读,也是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
“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历史脉络和主要事件。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我通常会先构建一个时间线,在这个框架下填充具体的历史事实和人物。要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任务。对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会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这样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的全貌。
这两门科目都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我推荐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这能帮助清晰地看到知识结构。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和模拟考试也很重要,这帮助了解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我特别强调实践性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阅读相关论文,甚至自己尝试写作,都能提高理论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也能激发新的想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