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上午进行政治科目的考试(8:30-11:30)
下午进行英语科目的考试(2:00-5:00)
第二天:
上午进行数学或专业基础课的考试(8:30-11:30)
下午进行专业课的考试(2:00-5:00)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了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一系列考试,主要包括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及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与复试。这是一次选拔性质的考试。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语、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则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参加全国统考的学校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
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12月中旬,即一年中的倒数第二个周末举行。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了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各类考试的总称,包含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环节。这是一场选拔性质的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外语、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而专业课则大多由各个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参与全国统考的学校除外,这些学校采用全国统一命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有两种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
选拔标准依据不同的层级、地区、学科以及专业有所不同。考研国家分数线划分为A类和B类,其中一类区域执行A类分数线,二类区域执行B类分数线。
一类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二类区域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38万人,相比2017年增加了37万人,增长率为18.4%。这一增长趋势在2019年再次被打破。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增至290万人,比2018年又增加了52万人,增幅上升到21%。
按照相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主要旨在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并且授予学术型学位。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
被录取后,考生将取得研究生学籍。毕业后,如果完成所有课程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条件者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