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但也超过了490分。正是由于备考这两门考试,我对英语学习持续了一段时间。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质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并非短期内就能速成的。关于单词记忆方面,除了备战四六级外,我没有完整地背诵过整套大学英语词汇。主要原因在于我不擅长机械记忆单词,往往背过后很快就会忘记,难以坚持复习。因此,我只背了一半的大学英语词汇,最终放弃了。
尽管如此,每当看到身边的同学反复背诵单词并购买各类单词书籍时,我还是会感到焦虑,担心阅读时遇到生词。
在阅读方面,自从备考四六级以来,我一直坚持阅读《经济学人》,在学校期间几乎每天都阅读一两篇文章。当然,放假在家时就没有保持这一习惯。一般情况下,我会首先阅读领导人撰写的首篇文章,通常是该期刊的主题内容,虽然难度较大,但仍需逐步攻克。
此外,我会阅读其中译文的首篇文章,从中了解外国人关心的话题以及他们与我们在党报中常见的不同观点。这部分文章稍显简单,可以看到一些谚语的翻译,如“与当局喝茶”。自2008年至2017年间,我不断精读英文材料,吸收了许多单词、句式及选项。
对于翻译部分,我强烈建议听取某考研品牌老师老师的课程讲解,确实很有帮助。这并非广告推广,而是基于亲身体验后的感悟。鉴于我个人文学素养有限,英语写作能力更是欠缺,在考研过程中并未给予写作足够重视。考前也只是匆匆背诵了某考研品牌最后三小时中的几篇文章。
写作部分是我个人考研英语中最不满意的环节之一,也因此影响了我的得分。因自身文学水平较低且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仅在考前背诵了几篇文章。在考场上,最先写作文是因为构思不够充分且水平有限,导致出现了多个错误之处,无法及时修改。归根结底,水平不足,只能勉强应付。
成绩公布后,我对英语的成绩仍感意外,因为考试后我认为表现最差的就是英语。若有所改进之处,则是在英语写作方面留有遗憾。
总结来说,英语词汇的记忆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问题,既可以靠背诵也能通过阅读实现,各有千秋。阅读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宜选取过于简单的材料,逐层递进,每个人都能够取得进步,应充满自信。初始阶段切勿低估自己的英语水平,高中时期的表现并不代表一切。我个人不推荐《中国日报》,既然是想读国外杂志,就应该选择原汁原味的刊物。无论是《时代周刊》《大西洋月刊》或《经济学人》,只要选定了方向并且坚持不懈,定会有收获。
英语作文类型的固定性使得背诵高分范文非常有用。通过背诵并在实践中应用,能够提升写作能力。但由于平时积累不足,未能完全改正所有问题。因此希望大家利用现有时间,至少背诵并练习几篇范文,这样回报率很高,因为每年的英语作文类型变化不大。
不过我没有买英语二的题目集。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大家能够长久坚持,不仅是为考研,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我没有做过英语二的题目,不清楚其与英语一的区别有多大。如果实在不确定,可以试着做一套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试题来体验一下。本来计划参加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但后来转而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没有继续做英语二的题目。
如果本科是英语专业且基础扎实,持有专八证书,考研时可以考虑申请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如果不是英语专业,也可尝试申请英语专业,研究生期间可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