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初期,主要的关注点应放在选择题的强化上。因为分析题的差异相对较小,所以在早期要大量阅读书籍并做题,不断巩固分散的知识点,以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我遵循的是主流的肖秀荣老师的指导,后期通过背诵8套卷和4套卷来增强分析题能力。在2017年,肖老师的4套卷几乎完全覆盖了考试内容,显示出其高参考价值。然而,2016年的情况则不同,可能只有一个问题相符,可能是因为命题组采取了防预测策略,增加了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政治试题越来越少单纯依赖记忆力,更多是以时事为基础的分析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死记硬背就能应对,需提前规划。
9月至10月是打基础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主要是熟悉考研政治的整体框架,了解具体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明确考研政治考察什么?它涵盖哪些部分?每个部分如何考核?怎样复习最有效?哪些是关键和困难的部分?需要多少时间去掌握?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方向至关重要。推荐参考资料包括《考研大纲》和《肖秀荣.1000题》。
刚开始接触《考研大纲》可能会感到困惑,但要坚持读完。做选择题时不直接在书上标记,可先写在空白纸上,最后再整理到书上,肖老师建议重复三次。至于时间安排,因为我一直不太重视政治,所以我不会投入过多或黄金时段,通常会在午餐后,在宿舍阳台上边看大纲边做标注,大约一小时后会有些疲倦,正好用于午睡。晚上睡前,我会躺在床上做1000题,完成后就准备休息。这样每天大概花费两小时在政治学习上。
考研数学方面:
满分是150,我个人认为数学的成败就是你考研的成败,是重中之重。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数学分数不够高导致总分不过线,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所以你必须花很多时间在数学上。我是从3月开始看数学的,我刚开始看的是高数课本,而且把课后题都做了一遍,定理的证明也认真的看了看,第一遍主要是把课本的定理和公式都记下来,基本题会做,没必要深究,第二遍看复习全书时再深究,以节省时间。笔记在第一遍做不做都行。第一遍我大概是在暑假之前看完了,然后我花一个月的时间把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之后跟着专题训练和拔高走,自己再刷很多遍真题,最后的分数我自己很满意。数学内容不难,但是较为灵活,而且要求很细心,毕竟我觉得后期主要是比谁比较细心~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练习方法:每天两篇,目的在于读懂文章大意,与真题练习方法相近,先读题再读文章,在文中划出每道题的出处。但不必纠结于文中一些比较生僻的单词,整理出一些高频单词进行背诵即可,另外可以整理一些长难句进行分析。学姐的英语不能算高但也还不错。今年的题不难,我提前了半个小时写完,又检查了一遍,大家一定要稳住,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深入理解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油气地质勘探涉及到地壳结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地层分布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我建议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结合实地考察,形成对地质现象的直观认识。要掌握地质年代学,了解地质历史的时间线,这对理解油气的生成和储藏至关重要。
掌握石油地质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储集体的特性等。这些内容需有扎实的化学和物理基础,特别是流体动力学知识,以便理解油气在地下的运动规律。熟悉各种地质构造对油气分布的影响也是必要的,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影响油气的储藏位置。
再者,熟练运用地质勘探技术。现代油气勘探离不开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遥感地质、测井分析等技术。需理解并能应用这些工具进行地质构造解析,判断油气存在可能性。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参与实践项目,动手操作,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行业动态和前沿研究。油气地质勘探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探测技术和理论不断涌现。凭阅读专业期刊、参加学术会议或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这对学习和研究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