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时期专攻文科,因此对此不太关注,但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门学科,不论你的起点如何,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同科目的关注度会有所差异,但切勿掉以轻心或急功近利。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有效的复习计划。比如,如果你是理科生,但对政治不够精通,那就需要提前着手准备,不可轻视。
我本人的政治复习起步较晚,直到九月底才开始阅读大纲解析,即“红宝书”。然而,书中的字体偏小,难以分辨重点,导致阅读进度停滞不前,最终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作为替代。后续的复习材料主要也是围绕肖秀荣的书籍展开。在掌握知识点后,我开始了1000题的练习,我认为这些题目虽然变化多样,但核心仍离不开教材内容,因此做题时应专心致志。考试时,避免因基础知识点失分至关重要。由于专注于专业课程,我的政治复习进展较为缓慢,完成1000题已是十一月中旬。之后,我重新回顾了“知识点讲解”,并购买了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如“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以及“20天20题”,用以背诵大题。
对于政治复习,我发现其投资回报率最高,效果显现也较快,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松懈。这意味着直至最后一刻,你都不能放弃任何可能的努力和期望。11月和12月是复习政治的理想时段,务必充分利用。选择题决定胜负,所以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并灵活应对。哲学部分要吃透概念,题目虽灵活,但始终离不开基础知识;时事政治则需在考前多加关注。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可以了解出题模式,找到答题的感觉。面对大题,应尽可能详尽地回答,分点阐述,理解问题含义,将记忆中的知识点与试题关联,争取填满整张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来临之前,主要的任务集中在深入研读教科书和全面回顾知识点。教科书中的每个课后练习都应该熟练掌握,即使是最具挑战性的题目,也要能够理清解题思路,这样才算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便后续进一步巩固全书内容。理想情况下,应该在暑假开始前完成全书的两轮复习,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只能完成一次,确保至少在七月末结束时能完成两次,以巩固记忆。对于初次备考的人来说,复习全书可能会显得相当困难,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唯一的应对策略就是大量练习。通过反复操练不熟悉的问题,解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考研英语方面:
概括来说,我的英语复习策略主要包括阅读教材、个人笔记整理以及记忆关键点,初期阶段我会分配更多的时间给英语学习。然而,随着专业课程的背诵和政治复习的开始,我就得利用闲暇时间来有效地复习英语。对于写作部分,无需过早焦虑,临考前会有很多模板可供参考,你的任务是创造出独特的个人模板,例如针对图表、图画、优缺点分析及对比论证各准备一篇。近几年,图画作文特别流行,值得特别留意。小作文主要依赖基础能力,词汇量充足,你就能轻松应对,至于背诵模板,我认为并不实际。我尝试过十几个模板,但都没派上用场,最终还是依靠自我创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考试科目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部分。这四门课程各有其深度和广度,需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队列、栈、树、图等)是核心。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物理存储以及相关的操作算法,例如排序和查找。编程实现这些算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偏重硬件,理解CPU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内容至关重要。这部分内容可能较为抽象,但凭模拟实际的计算过程,增强理解。
操作系统主要涉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I/O管理等。理解并发、同步、互斥的概念,掌握页式、段式、段页式等内存管理方式,以及理解磁盘调度算法等,都是复习的重点。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每一层的功能、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都需清楚。要特别关注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UDP协议,它们的工作机制和拥塞控制等问题。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实践”。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记得牢。记忆则需凭做笔记、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强化。实践则是凭做题、编程来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不可忽视。凭对真题的研究,你了解出题者的思路,找出常考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定期的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它帮助你及时发现自有的弱点,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