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规划是这样的:9-10月一边看大纲一边做1000题,第一遍不要在1000题上写答案,方便以后二刷三刷。11月八套卷和形势与政策出了,就着手做8套,用零碎时间看形势与政策。期间1000题反复刷,直到扫一眼题目就知道选什么的程度。12月4套卷来了,啥都不说就是背背背。可以适当做做蔣五看看徐涛小黄书,多看一些心里会有点底。但最重要的还是4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就是打基础,用的是大学通用教材,看一节做一节习题,也不是全做,自己做一些重点的习题,同时做好数学笔记。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课后题做完基本对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框架,知道什么题应该用什么方法。由于本人数学从小就不好,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也不牢固,学起数学来很吃力,我一直用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因为这本书上的内容比较基础,把基础打好是最重要的。而身边好多同学买的是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讲的很全,很深,题型都是那种经典难题,比较适合数学一的同学来用。笔记好好做,有很多的套路是一定要记住的。数学是每天都要好好学的,一天都不能停下来,一直复习到最后一天,要不,你的手感会没有的。对于那些数学本来就比较优秀的同学,可以看高数十八讲来复习,这样你的水平会更加提升一个台阶。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很重要。其他各种各样的资料很多,大家不要贪多,不然会让自己很累。早期的话就是背单词,做翻译。单词是很重要的,英语考试每一部分都有对单词的考量。单词软件扇贝、百词斩之类的都不错,书的话,有同学推荐朱伟的恋练有词,这个相对有趣一些。翻译我一直跟着何凯文的每日一题。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翻译也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做一套真题,就要把这套题好好梳理一遍,各篇文章精翻,单词、词组、长难句认真整理,基本上一套题做下来要一个星期。另外,只有真题最接近真题,做其他模拟题可能会把思路带偏。后期主要还是看看自己整理的笔记,复习一下真题。作文可以从复习中期开始背范文,一定要不时地自己写一写,培养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主要涵盖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网络定理、动态电路、滤波器设计等多个方面。对直流电路的理解,要把握基尔霍夫定律,这是分析复杂电路的基础。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要熟练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交流电路部分,理解复数表示法极其重要,它能简化交流电路的分析。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及相量法的应用,是这部分的重点。谐振电路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涉及到频率响应和选频等问题。
对动态电路,拉普拉斯变换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将时间域的问题转化为频率域来处理。掌握这种转换并能灵活应用,能有效解决一阶和二阶电路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理解力的有效方式。凭动手做实验,直观地看到电路的工作状态,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需不断锻炼,例如设计滤波器时,需综合考虑信号的频率特性、衰减率等因素。
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中国科学院的试题通常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有扎实的基础和灵活的思维。推荐使用《电路》(邱关源版)作为主要教材,它的例题和习题丰富,能够全面覆盖考试范围。
我强调一点,电路原理并非孤立的知识点,它与电磁场、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等多门课程紧密相连。在学习电路原理的,也要适时预览相关课程,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