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政治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较迟,直到十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回顾整个考研过程,我最遗憾的就是没早点着手准备政治。我花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看完第一本教材,平均每天投入两个多小时。接着,我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不久后又转向了《风中劲草》的学习。在十二月中旬,我完成了第一次通读《风中劲草》,而在考试前,我又重温了一遍,尽力掌握所有关键知识点,尽管仍有些不足。与一些前辈的建议相悖,我认为每个考研人应当给予政治足够的重视,最好从七月份就开始,每天保持两个小时的学习(初次接触可能会感到困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确实需要更多时间去深入理解)。暑假的两个月可以用来完成《序列一》或《红宝书》的第一轮阅读,同时结合做肖1000的选择题并开始记忆《风中劲草》。对于《风中劲草》中的疑难点和选择题的细节,要及时回溯《序列一》查阅。考前一个月,应关注历年真题的大题解答技巧,并开始做模拟题及背诵时事政治。理想的状态是,在考试之前,《序列一》能看两遍,《风中劲草》能背三遍,且肖1000的选择题要全部认真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至关重要!如果不掌握词汇,你将无法理解含义,更别提解题了。在一战期间,我从三月到六月专心致志地研读了红宝书,之后的学习变得相对容易,逐步加快复习速度,从每月一次,到二十天,再到十五天,依此类推。一战总共背了七遍,二战则是三遍。考研的过程中,背单词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记不住的词,可以记在小巧的笔记本上,避免携带厚重的词汇书,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至于单词书的选择,不必过于纠结,内容大致相同,无论是绿皮书、红宝书或其他版本,挑选一本,坚持从头背到尾,效果必定相差无几。我在十二月份报名参加了六级考试,便是如此实践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概论”,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理论深入的科目。理解并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重要流派是基础。我会建议大家先从经典的教科书开始,如《政治科学》或者《西方政治思想史》,建立起宏观的知识体系。深入研究各个理论家的观点,比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政治理论。关注当代政治现象,结合实例去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做笔记和思维导图也是很有帮助的方法,它帮助整理思绪,理清脉络。
“历史综合考试”则需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分析能力。不仅需熟悉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大人物,还要对世界历史有全面的理解。我推荐使用《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作为主要教材,阅读一些专题性的历史书籍,如《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等,提供更深入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学会从多角度思考,考虑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做历年试题是非常有效的复习方式,凭解题了解出题思路,提升答题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理解和应用,不是死记硬背。政治学需理解各种理论,历史则需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保持对时事的关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这不仅能增强理解力,也能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