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道主观题通常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要求通过实例阐述理论原则,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如何借助这些原则解决日常问题。后续题目可能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治理、变革、文化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道德规范以及法制议题。解答时,首先要理解材料,迅速对接到大纲相关知识点,将材料内容与之结合表述,接着需结合现实进一步拓展,并加入个人见解。初期阶段,同时使用两本教材并行学习,虽然过程可能会显得既艰难又持久,但一旦掌握扎实,就能抵得上别人三轮的学习。选择除李永乐之外的第二本参考书,目的是互补遗漏,利用不同书籍带来的初始认知加深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先提一下,提前浏览真题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让复习更加有的放矢。每次复习阶段结束后,不妨再回顾一下这些真题,但别急着做,因为它们的价值要在最后冲刺阶段才能最大化。重点强调的是阅读理解,它占据了半壁江山,直接影响成败。而阅读能力的核心在于词汇量,切记!别用传统的单词书来背,大多数人会在“C”字母处就打退堂鼓。现在有很多便捷的app,利用它们来背单词,你会发现5500个词在一个月内就能轻松掌握,这真是个惊喜!只需在空闲时刻,比如饭后或睡前看看就行,不必挤占主要的复习时间。掌握了单词之后,就可以开始每天做两篇阅读练习,到了10月份再逐渐增加其他题型的训练。这样的建议适用于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如果英语对你来说是个挑战,比如过四六级都很吃力,那你就得加倍努力了。阅读部分推荐使用张剑的黄宝书,刚开始错误可能会多一些,坚持下去就会进步。至于作文,王江涛的书足够用了,其他的辅导书就没那么必要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闻传播史论,这门课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脉络。我建议大家从全球视野出发,不仅要了解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也要关注西方的媒体历史。对每个重要时期,关键人物和事件,都要有清晰的认识。我采用的是“时间线法”,将各个时期的关键点连成一条线,这样能帮助记忆。多阅读原著和研究论文,理解背后的思想理念,这样在答题时展现出深度。
新闻传播实务,这门课程更注重实践能力。新闻写作、编辑技巧、采访策略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我推荐大家多动手实践,模拟真实的新闻报道环境,例如撰写新闻稿,进行虚拟采访,甚至尝试制作一份自有的新闻简报。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分析各类媒体报道,理解其背后的报道逻辑和策略,这对提升实务能力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资料的整合和整理至关重要。我习惯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把每一个重要的理论、事件或者技巧都归纳进去,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至于新闻传播的理论学习,我强调要结合实际案例去思考和应用。比如,学习到媒介效果理论时,尝试分析一些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以此加深理解。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能你对理论有更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