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政治后,感觉选择题的表现可能只是普通水平。不多赘述,重点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遵循了肖秀荣老师的建议,使用了《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做了两遍)、历年真题、《八套卷》和《四套卷》(因其权威性)。此外,我还阅读了石磊的《保命三十五分》,它对常见错误进行了简洁的归纳(不同老师对此看法各异,关键看个人喜好)。在备考后期,我用《风中劲草》来系统地记忆知识点。考前,我做了很多预测卷以保持做题手感,市场上的题目质量良莠不齐,无需过于在意正确与否,关键是要维持答题的感觉。对于大题部分,主要依赖真题、肖八和肖四,通过查看答案、总结并背诵。政治学习不用过早开始,多读多记是王道,因为有时候直觉也很重要,而且时事政治至关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七月之前看课本,把那些原理定理给弄个清楚,想着打好基础,把全书做了一遍,实实在在的学了不少,基础打得比较好,做全书没有很虐,然后就做660,这本书真的挺好的,可以补充好多基础性的东西,但是我没有好好分析也没做完,希望筒子吸取教训。然后就做全书,全书做了有三遍吧,在这里我想说,筒子们一定要重视运算能力!!!因为到后来,基本上你都是会的,知道方法的,但是可能计算稍微复杂,平时一定要仔细算对,千万不要想哎呀考试认真点,根本不是这样!!!然后就做的真题,真题你可以多做几遍,感觉自己掌握差不多的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大作文千万千万不要用模板!你可知道,模板千篇一律,但你有考虑过改卷老师的感受吗?(一样的,一样的,还是一样的...)所以,市面上的作文模板可以买,但一定要改成自己的风格,然后死死背住它,并且灵活运用,在考场上举一反三。对于小作文,没什么好说的,多背!小作文也别求异,本来就是应用文,有固定模板,直接把每种类型的文章背熟就行。大作文是考验文笔和结构的,我当时是将朱伟作文与王江涛作文相融合,然后总结了两套自己的模板,并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模板练熟,做到举一反三。模板出来后,一定要自己多写写,会提升很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主要涵盖了两个核心部分:信号处理和系统理论。信号处理部分,学习了各种基本信号类型,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它们的傅立叶变换。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它们为提供了解析复杂天文数据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周期性信号的理解,如光谱分析,对天文学中的恒星和行星研究有深远影响。
系统理论部分,需掌握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特性,了解系统响应、稳定性分析以及滤波器设计等概念。这部分的内容在设计和优化天文观测设备时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如何构建一个能有效过滤噪声并突出目标信号的系统。
学习这个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例如,将望远镜接收的星光视为输入信号,望远镜系统作为处理这个信号的设备,探讨如何凭调整系统参数来改善图像质量。利用MATLAB或其他编程语言进行实践操作也是提高理解的有效方式。
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帮助熟悉考试格式,也能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团队讨论和分享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每个人的思考角度不同,从他人的解答中获得新的启示。
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也很重要。比如,随着深度学习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尝试理解这些新方法,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