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切忌投入太多时间和看的过早。因为这样会浪费其他学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政治的复习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效率与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千万要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别人云亦云。政治跟紧肖秀荣大大,看书、做题都可以。我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不错吧。知识点比较细致,可以扫除盲区。我正式准备已经8,9月份了,每天3~4个小时完全够了。冲刺阶段买本风中劲草,各种押题卷必买,还有一本全年热点。其实不需要为了用什么资料太过于纠结,还有人用红宝书之类的,事实证明,大家不管用什么材料,考出来都差不多哈哈哈~~政治就是记忆,前期红宝书通读两遍,后面背肖秀荣那个简化版的,再后面的书基本用的肖秀荣的,就背那些书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肖四,一定背熟。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没打算考研,所以我复习数学是从五一才开始的,不过那时候没看进去什么,到了暑假才开始正式复习,到最后时间有点不太够,真题都没做完,不过成绩还算理想,毕竟今年数学比较难。数学全书(第一遍)。这一遍过的非常仔细,每一道例题,都盖住答案,自己做一遍,如果做对了,方法是否一样;如果做错了,错在哪里。这一遍战线拉得比较长,三个多月,而且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在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薄弱,考研究生前连六级都没通过,因此初期我把重点放在积累词汇上。起初,我使用的是《恋恋有词》这本书,的确很有帮助,但我必须强调,千万别想着先背完所有单词再去阅读。单词数量庞大,且遗忘率高,这样会白白浪费阅读练习的时间。所以我推荐大家边背单词边做阅读,通过实践来巩固记忆。你可以备一本笔记本,记下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每天查阅几页,坚持到考试前一天,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实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一的核心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是基础也是重点。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至关重要。这些理论不仅需记忆,更需理解和应用。例如,凭实际案例去理解价格如何由供求决定,或者为什么不同的市场结构会产生不同的价格和产量。
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财政政策,失业和通货膨胀等方面。理解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工具也需熟练掌握,因它们帮助分析和预测经济现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大于记忆”是最有效的原则。经济学是一个逻辑严谨的学科,只有深入理解了原理,在复杂的题目中找到解答路径。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或理论,我都尝试用自有的话来解释一遍,确保真正理解其内涵。我会定期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是我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会从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甚至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解析,这既加深了我对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研究往往涉及到数学和统计,所以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你在这方面有困难,建议提前复习或参加相关的辅导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