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宜过早,暑假期间可以当做调节,没事翻翻精讲精练,做做1000题,建议第一遍用铅笔做。等9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后,精讲精练就不用看了,仔细研读大纲,建议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加深印象,不然看过基本就忘了。做题的时候那些常出的知识点,可以试着记忆,作为政治大题的储备。总的来说,政治就是要多做题,背诵的东西主要是肖8和肖4。肖4要重点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我于三月中旬启动了数学复习计划,入手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起点。初次翻阅时,确实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微积分部分,由于大学一年级学习的知识已模糊不清,重新掌握颇有挑战性,再加上全书中的习题难度超越了教材。因此,我决定从基础知识着手,逐步提升难度。第一遍研读全书较为缓慢,有时花费数小时也只能消化寥寥几页,遇到许多难题在所难免,此时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首次通读就能解答所有题目,那就可能低估了李永乐的深度……直到六月底,我才完成了全书的第一轮阅读。
暑假期间开始了第二轮学习,由于之前打下的基础,这次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多内容我已经能熟练掌握。接着,我集中精力攻克那些尚未理解的部分,尽管不能保证全部明白,但我会尽力去争取。听课时做笔记至关重要。到了暑假尾声,我已经将全书完整地看了一遍。随后,我用几天时间回顾整理的笔记。紧接着,我购入了一本660题,在第三次阅读全书的过程中,我会在晚上挤出时间做660题的选择题。这时,由于教师已经讲解过专题训练,我发现这些题目并不像他人所述那样艰难。
考研英语方面:
提高英文写作的速度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训练自己对时间的精准把握,以增强在相同时间内增加输出文字量的能力。不论是每周撰写一篇文章还是十篇,无论何时何地创作,都需确保在一个宁静无打扰的环境中全神贯注地进行。首先,可以使用手表记录三至四次完成写作所需的时间,了解自己在当前状态下的平均用时,比如是35分钟。接着,设定一个定时器为30分钟,让自己在心理上保持警觉。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是能在闹钟响起时完成写作,这样就能明显看到速度的进步。渐渐地,逐步缩短给自己设定的时间限制,这种加速的习惯将自然形成,即使写作技巧暂时未提升,速度的增进也能得以体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与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包括了材料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个科目的关键在于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晶体结构的理解,需深入研究晶格类型、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等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也要有全面的认知。
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材料科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室操作如XRD分析、SEM观察、TEM测试等都需熟练掌握。要学会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这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再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多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这不仅拓宽视野,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尝试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或者实验设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复习策略也会影响学习效果。我建议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避免临时抱佛脚。每天分配一定时间复习和预习,定期做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求助,和同学讨论,也找导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