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来学习英语,侧重于完成填空和阅读部分。每日的任务不是追求数量,而是要把握真题的氛围和维持解题的感觉。从1997年至2020年的所有真题大约在12月初完成。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接触了一些模拟试题,目的是保持熟练度,防止技能退化,不必太在意正确与否。对于作文,我没有全部动手写,挑选了几个典型题目进行了演练。由于我在高中时就练习过手写印刷体,所以作文书写方面没有特别训练。若你的书写欠佳,可以考虑购买字帖进行提升,英文书写其实很容易上手,效果显著。至于词汇,我没采用词汇书籍。之前备考托福时,我曾依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式集中攻克过托福词汇,所以在考研期间我只是每天坚持复习单词,每天约500个。我的单词记忆原则就是:“一次大量,多次重复”。如果你在记单词上一直困扰,我极力推荐你阅读《17天搞定GRE单词》,并遵循书中策略。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掌握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热学中,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的概念需深入理解。电磁学的重点在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光学则要熟悉波动光学与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习普通物理,除了掌握公式,更重要的是培养物理直觉,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深化理解。
量子力学是一门更具挑战性的学科。薛定谔方程是其核心,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解这个方程是关键。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粒子波粒二象性、测量问题,以及能级结构和光谱分析等内容都需深度思考。哈密顿力学和矩阵力学的理解也是必要的,它们提供了不同角度看待量子系统的方式。学习量子力学,需大量做题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对数学有扎实的基础,如复数运算、线性代数等。
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非常有效。对普通物理,凭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比如自己动手做光学或电磁学实验。对量子力学,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量子问题,例如氢原子的能量级结构。阅读科研论文也能帮助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我还推荐使用教科书之外的资源,如科普书籍、在线课程或者讨论小组,这些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