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接近80的分数是这几门中最满意的,复习政治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9月初开始配合讲义做《1000题》,都是看完一章书,再做一遍题,然后对答案。做完一遍后,就又买了一本,重复第一遍的过程,这时候的错误率已经降低了很多。到了10月中旬,用肖秀荣的讲真题,把历年的真题大概过了一遍,只做选择题,大题都是看看答案找找思路。11月份的时候由于大部分时间给了专业课,政治稍稍有点放下,主要是用的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按照那本书又将知识点过了一遍(那本书的马原框架和近现代史时间轴相当不错,理科生可以试试,尤其是马原,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12月份的时候就进入疯狂背诵的阶段了,这时候我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还有《冲刺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都是做了选择题,然后直接背大题答案。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有些我也记不清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看了三遍,最后做一遍真题,就直接进考场了,数学的话,基础很重要,我自己看的三遍书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看书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醒的积累,做笔记。而且真题很重要,这么多年考下来,知识点并没有变化很多,多研究真题,看命题人爱出的知识点,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看书做题的时候要随手做笔记,考试前翻一翻,可以大概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
考研英语方面:
因为我英语基础比较好,阅读不是什么难题,就是大小作文我基本没有写过,重点我是放在背作文上的,十一月份开始背范文,大小作文分别背了十几篇,每种类型的作文至少背一篇。背作文我建议先背中文翻译,然后按照中文去背出英文。我认为背作文关键不在于背,而在于要默写地正确,我都是背一遍,然后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反复默写了好几遍。临考前半个月,大小作文我都总结了自己的模版,小作文按类型总结,其实也不多。大作文按照积极、中性、消极总结了三个模版,到时候可以直接替换主题词。今年考场上的大小作文类型都是我之前背过的,几乎可以全文使用,所以作文就是替换主题词,直接默写了。PS:英语作文书写很重要,十一月份我买了王江涛的英语字帖,每天练十分钟,坚持了一个多月,非常有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统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无论是描述性统计还是推断性统计,都需对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概率、假设检验等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复习这些概念,凭做题来巩固理解,确保自己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统计软件的应用不容忽视。SPSS、R语言或Python是统计分析的常用工具,熟练掌握其操作能大大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学会使用,还要深入理解背后的算法逻辑,这样在面对复杂的数据集时,更有效地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和建模。
再者,实践案例分析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理论知识需凭实践来验证和深化。我经常找一些真实的研究报告或者案例来分析,比如市场调研、社会科学实验等,这我更好地理解了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统计模型的学习也是重要一环。从简单的线性回归到复杂的多元统计分析,每个模型都有其适用场景和限制条件。理解模型背后的假设,知道何时选何种模型,以及如何解读输出结果,这些都是备考的重点。
我要强调的是数学思维的培养。统计学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是一种基于数据的理性思考方式。培养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做出明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