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准备的很晚,考试大纲发布以后才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炼,1000题和讲真题。用1000题来巩固,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整个一遍弄完也到11月中旬了,然后就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背诵,当时就开始了狂背模式,但后来证明这部分的时间全部都浪费了,先不说背了之后没记住多少,就是记住了,考试能用得上的也很少。到了后来八套卷和四套卷出的时候,买了这两套题,选择题全部认认真真做了,大题背了肖四,没背肖八,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而且当时我认为肖四是浓缩的肖八,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今年政治大题肖四全部涉及到,但答案是有出入的,但在我看来,能把肖四的答案都答上去,分数应该在平均水平以上了,而且全国所有的考生几乎答的都差不多,所以政治真正拉开差距的我认为还是选择题。至于选择题的话,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另外,习大大的各种讲话内容也要知道。
考研英语方面:
我已反复研读了李剑的《考研英语词汇真经》多达六次。起初的三次通读全文,接着的第四次专注于词汇学习,而最后的两次则主要关注例句理解。我认为这本书归纳得极其精辟。当考试将近时,我会启用预留的过去三年的真题,每周安排一次模拟测试,严格把控时间,并在完成后深入剖析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类综合能力主要测试的是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理解。在宏观经济学中,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与计算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和企业决策等方面,供求曲线、弹性理论、边际效用分析等概念必须熟练掌握。至于统计学,基础的数据处理、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及线性回归等是常考点,要注重实际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
金融学综合则更加深入到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机构的运营。金融市场部分,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基本工具的性质、定价及其交易策略需熟记于心。金融机构方面,银行、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内容不容忽视。公司金融部分的资本结构理论、投资决策原则也是必考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十分重要。先从大方向理解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再逐步细化到具体的概念和公式。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凭实例来深化理解,提高应用能力。对复杂的模型和理论,尝试自己动手推导,加深记忆。定期做题并进行模拟考试,既检测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节奏。
复习时,要注意区分主次,抓住核心知识点。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模型,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统计学的t-检验和F-检验,金融学的MM定理等,都是高频考点。关注时事热点,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能提升答题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