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取得政治高分的关键在于客观题部分,主观题的差异相对较小,难以拉开分数差距。准备时,我推荐熟记肖秀荣的《肖四》和《肖八》。我购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历年真题,从8月起启动政治复习。每天晚上投入两个小时专注于此,其余时间则分配给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初次阅读《精讲精练》时,我会结合《1000题》同步进行,每读完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并在书中标记错误点。《1000题》中的大题我并未完成,主要用来练习选择题。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一个半月,到了9月中旬,我开始第二次阅读《精讲精练》,这次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第一次阅读时标记的重点。同时,我搭配真题来做选择题,并快速浏览大题的答案。随后便是《肖八》和《肖四》的阶段,《肖四》发布较晚,所以在其出现前,我会认真对待《肖八》,模拟考试时间在上午限时练习。对于《肖八》的大题,理解并熟练掌握即可,不必一字一句背诵。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背诵当然是最好的。至于《肖四》的大题,则必须熟记于心。此外,我还购买了任汝芬的《最后冲刺试卷》,内容大致相似,掌握一套就足够了。主观题可以在考前冲刺阶段复习,但客观题的积累需要日常努力。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英语用书:红宝书单词+张剑阅读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楼主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一直持续到考研,说是背,楼主得背其实就是看或读,包括其他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楼主不喜欢那样一遍一遍得背回忆,单词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张剑阅读150我是4月份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一半,错误很多,每篇5个要错3个,看了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给我我还是会有选错,有的题完全不敢苟同,觉得毕竟是模拟题可能还是有点问题的,就也没在意,后来索性不做了。然后6月份开始做英语真题,楼主是买的30年真题,先做的80年代的简单的不行,随便做做换了90年代,也不难。后来做2000年往后英语真题,建议学弟学妹可以从2000往后做认真做,还是不错的,楼主每天英语花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中接近两个小时都是给单词了,不到一小时做题,所以没做多少题,而且楼主从不死磕,也不翻译句子分析语法成分啥的,只是全篇大概翻译,对对答案,看看错误之处,所以这方面没法给你们经验。10月份开始英语真题第二遍,11月份还在做真题,12月开始背作文了,作文不要背模版,直接背全文。最后今年英语简单,楼主客观题只错了2个完形扣了1分,翻译也把都译出来了,关键点都没错,作文写的感觉也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管理学原理,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管理理念,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大职能,是基础。深入研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经典理论,帮助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比如分析公司如何凭有效的管理提升效率,这样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应用能力。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学科,需具备批判性思考和深度理解。重点关注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过程以及教育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都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时,我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教育问题,比如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教育公平,或者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方法的选,这样的思考方式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教育。
再者,两门课程都需大量阅读和笔记。我会定期阅读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做详细的笔记,提炼关键信息。整理思维导图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它能帮助我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容忽视。这些题目不仅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我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题型。每次做完题后,我会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