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你来自哪所学校,一般来说,报考本校的研究生相对容易一些,外校则相对较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非常强大,因为该校本身就是专注于电子领域的,这方面综合能力难以被其他高校某考研品牌。当然,东南大学在这个领域也很出色。如果你是从外校来的考生,需要提醒你的是,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导师们普遍认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且实践能力强,因而对外校学生的评价往往不及本校学生,导致外校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通常要高于本校学生。至于东南大学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因此不便评论。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清华大学当然很优秀,特别是在数字通信和图像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通信网络和协议等领域则存在短板。相比之下,北京邮电大学在这几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东南大学备受瞩目。然而,说到光纤通信,则非电子科大和上海交通大学莫属!另外,在通信抗干扰领域(例如扩频通信和跳频等),电子科大无疑是王牌高校。而在纠错码等编码技术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是独占鳌头(其在图像通信和语音通信领域表现也不错)。如果让北京邮电大学去做通信抗干扰或纠错码的研究,恐怕会有损国家利益!总的来说,各个学校各有千秋。如果非要比较谁更强,就如同讨论关羽和秦琼谁更厉害一样荒谬!
不得不提的是,电子科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仅有的两所在电子通信领域全面覆盖的高校。
别忘了电子科大原来的名称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其前身是将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相关院系合并而成的。该学校拥有“光纤通信及宽带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的林为干院士领导,位于学校的“应用研究所”;第二部分由学校光电系牵头;第三部分则是由国际知名的李乐民院士领衔。因此实力雄厚。此外,我国电子通信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张煦院士(晚年致力于光纤通信研究)曾在该校工作多年。
再来说通信抗干扰领域,设立了“通信抗干扰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国内著名学者李少谦教授(无线通信方向)和吴诗其教授(卫星通信方向)领导,其跳频技术和扩频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由于许多项目涉及国家军事机密,无法向外透露详情。
在电子领域,雷达通信和雷达对抗方面,除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几乎没有其他学校能与其竞争。国内第一个“高分辨率数字电视(HDTV)”实验室也设在电子科大。此外,学校还有两个与电磁和微波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高能电子研究所管理)。在微电子领域,学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两个博士点(当时全国仅有四个博士点)。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单单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子科大就有四个,而省部级实验室的数量更多。有些学校甚至连一个都没有,却言过其实地夸夸其谈!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科大原本是一所军事研究院校,至今仍有许多涉密项目在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是如此)。因此,很多项目都无法参与评奖,甚至不能公开。有一次,一位老师突然离开两个月,后来继续授课时透露,他和其他数十位教师参与了一项关于导弹精准制导的重要课题。由于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国防部紧急要求学校解决导弹制导的关键问题。最终老师们提前一个多月完成任务,但该项目严格保密,未计入学校的科研成果汇总之中。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不像其他学校可以公开所有民用项目的进展,从而给人留下项目众多的印象。
在通信领域的国家重点单位中,北京邮电大学确实不错,但并非独一无二。相信某人对北京邮电大学充满热爱,但若要发表意见,最好先咨询一下老师,以免贻笑大方!
至于分数问题,尽管存在一定差异,但请大家考虑一下北京邮电大学的位置。假如中国的首都改为成都,或者两校互换位置,那么分数上的变化将会如何呢?其中的原因无需赘述。
记得清华大学曾公开表示,他们只从三个学校挑选人才:清华大学、电子科大和浙江大学,并指出电子科大已成为电子通信领域的“会下金蛋的母鸡”。可惜文中并未提及北京邮电大学!这一报道见于《北京青年报》。
最后再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所有从事电子通信工作的人都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书籍质量一流。在电子通信领域,即使是清华大学也无法比拟。尤其在雷达信息处理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国内首屈一指。像保铮院士、张贤达教授等人都是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要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解放军无线电通信学院”(解放前),专门负责雷达信息处理的教学和研究。在通信编码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中央(可能是钱学森)的指示,该校在全国率先开展编码研究(包括纠错码技术)。尽管后来也有一些其他学校涉足此领域(如电子科大、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但均未能超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如今,该校在此领域仍然是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