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开始了解需要准备的政治材料,我买的是肖秀荣系列,但不是每一本都买,只是挑了几本我觉得比较有用的。10月份以后再开始就来得及。首先把一本比较厚的书先看一遍,边看边做题;然后是真题和练习册,慢慢做,认真对答案;最后要看时事,还有肖秀荣最新出的预测卷,都会在12月才买得到。政治的准备过程是前松后紧,跟英语的稳定备考不太一样,因为政治会跟当年的时事密切相关,11、12月好好背就可以啦!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在初试的时候专业课没考好,但是政治和英语不错,弥补了十几分。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两科不要太轻视,只要能挣的,每一分都不能放过!毕竟最后看的是总成绩哦!!
考研数学方面:
十二月份做各个机构的模考卷练练手,不用过于纠结错误率,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哪个机构的模拟题都跟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所以一周一套,保证不手生就好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笔记,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易错点、设坑处等,要求滚瓜烂熟,做到一眼看到题目就知道计算方法和坑,这个我是十一月中旬开始看的,在真的考场上很节省时间。基本上数学是跟的李永乐,蛮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个人推荐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660题》,真题就不用多说了。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至关重要!如果不掌握词汇,你将无法理解含义,更别提解题了。在一战期间,我从三月到六月专心致志地研读了红宝书,之后的学习变得相对容易,逐步加快复习速度,从每月一次,到二十天,再到十五天,依此类推。一战总共背了七遍,二战则是三遍。考研的过程中,背单词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记不住的词,可以记在小巧的笔记本上,避免携带厚重的词汇书,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至于单词书的选择,不必过于纠结,内容大致相同,无论是绿皮书、红宝书或其他版本,挑选一本,坚持从头背到尾,效果必定相差无几。我在十二月份报名参加了六级考试,便是如此实践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这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性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以及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这些内容构成了分析电路的基础,需扎实掌握。
模拟电子部分,重点在于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如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器的特性,以及负反馈放大器的概念和类型。运算放大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其理想特性和实际应用中的非线性效应。
再者,数字电子部分则涉及到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理解与设计。需熟悉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等数制转换,以及布尔代数在逻辑电路中的应用。对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基本时序电路,不仅要理解工作原理,还要能进行状态图和真值表的绘制。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凭亲手搭建电路,观察实验结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例如,设计一个特定功能的放大电路或逻辑电路,需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增强应试能力。特别是对复杂电路的分析,需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我要强调的是,电子线路并非孤立的知识点,它与电磁场、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紧密相连。在学习时要保持全局观,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