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必着急,从下半年9月份开始复习足够了,我是在出了考纲之后开始系统复习政治的,那时候我的英语单词书已经背了二遍,张剑的阅读黄皮书已经做过一遍,专业课看过两遍书。由于我是理科生,没有文科生那么好的政治底子,因此月份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复习政治了。政治中哲学,马克思是重点也是难点,建议下一届多抽点时间好好复习一下,每年的多选题,单选和论述都会有,并且比较难理解,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政治不建议自己去看考纲,因为里面知识点太多。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报一个班比较稳妥,毕竟老师会比较重点的给你讲解。除了上课,考研必备就是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稳固你的理解和加强你的记忆,推荐练习风中劲草的习题和肖秀荣的一系列的习题,特别是考前的最后几套题,因为我觉得里面的知识点比较贴近,并且题目答案解析比较明确。到了12月份左右。就像今年政治考题比较偏,很多重点热点都没有考,大题出的也比较怪,那么如果你一味的把宝压在机构上那么会吃很大的亏。当然今年考得难,明年应该相对会简单一点,下一届考政治应该会有福气哈。
考研数学方面:
书用的张宇的高数18讲,李永乐的线代讲义,1000题。因为学的时候很深入,18讲和9讲都只刷了一遍,线代跟着刷了2遍。1000题刷完了高数部分。张宇的书做起来会有些压力,感到挺难的,做1000题的高数C组曾经让我几天不再想去看数学,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发现自己做题的速度和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不要因为难而放弃,当你感到难的时候可能是突破自己的时候。同时,真题从11月中旬开始刷,刷了近9年的,感觉真题不是太难,所以没刷以前年份的,刷了张宇8套卷和合工大的卷子,感觉越难的卷子坚持做下来,能力越有提升。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英语要抓的就是基础-即词汇,上来肯定是要说背单词,背单词是一个痛苦的工作,但是硬着头皮也要做,确实很有效果,但是也要注意时间,背到9月就应该背完了,其后就不要再花大量时间在背单词上去了。在背单词的同时,我还买了黄皮书的基础版,并详细的做了笔记。我认为学英语打好基础很重要,也就是说,除了做10年真题外,10年之前的真题最好也做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多个领域。对晶体结构,理解晶格、晶向和晶面的概念至关重要,要熟练掌握布拉伐格子和倒易点阵的应用。在相图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单组元、二组元和三组元系统的相平衡条件,以及如何凭相图预测材料的热处理行为。
材料的性能是考察的重点。包括机械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如电导率、磁性、热膨胀等,以及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这些都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记忆,因理论知识只有在应用中真正活起来。
再者,材料的制备和加工工艺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各种转变过程,如熔炼、锻造、铸造、焊接、粉末冶金等,都需熟悉其原理和步骤。这部分的学习需结合实验,实践操作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工艺流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定律;,凭做笔记和绘制思维导图来巩固记忆;凭做题和模拟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推荐使用在线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讲解和互动练习,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积极参与讨论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心得,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