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1月初,你应该已经完成了《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并对所有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此时,你可以开始研读类似《风中劲草》的知识点书籍,我已阅读多次,主要是先理解再着重记忆关键点。一旦完成《风中劲草》,可以入手肖秀荣的8套卷,专注解答选择题,至于大题,如果有空闲时间就尝试练习,没时间就简单浏览一下。听说今年有些大题出自这8套卷,我当时也做了,感觉挺幸运的。接着是《蒋中挺5套卷》,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购买并背诵其中的大题。据说在2016年,它命中了不少大题,但似乎仅限那一年,其他年份的表现平平。最后,最重要的大题参考资料无疑是《肖秀荣四套卷》,无需质疑,就是要熟记于心。这样,你就准备充分,可以信心满满地步入考场了。不必担忧大题部分,大多数考生都是通过背诵来应对的。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尝试其他预测卷,以增加知识面。总的来说,我的政治复习就这样了,祝你们一切顺利!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前期以大量做题为主。12月份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慢慢减少,基本上午8:30-11:30做数学真题第二遍(按照章节来)和过全书或者看自己薄弱的专题,然后一周我一般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两次。在考前做完了真题第二遍,又刷了一遍全书。考前最后一周着重看了一下公式和定义。数学用书:张宇十八讲,张宇概率九讲,张宇1000题(高数部分),李范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真题解析,各种模拟卷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坚持浏览词汇,让它们在眼前频繁出现,时间一久,记忆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我偏爱那种无序精选的单词列表,它精简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的词汇书籍通常来自于购买真题套组的赠品,一本包含了考研必备的2000个词汇,另一本则是汇集了历年试题中出现的陌生词汇(按高频、低频和未出现频率分类)。我习惯每天投入一至两小时来背诵,并尝试联想拓展,例如,我会将学过的同义词和相似拼写的词整理在一起,这样一来,每次遇到某个词时,也能同时回顾其他相关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作为理工科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喻。力学的学习主要涵盖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块。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运动学关注的是物体运动的描述和分析;动力学则深入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概念。
静力学部分,理解并掌握力系简化的方法,如三矩式、几何法、解析法,以及力偶、力矩的概念至关重要。要熟练运用动静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设计机械结构时,如何合理分配负载,使系统达到平衡,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
运动学中,对速度、加速度的矢量表示和计算需熟练掌握,特别是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对解决空间运动问题非常有用。对刚体平动和转动的理解也不能忽视,尤其是角速度、角加速度和角动量的计算。
动力学的学习,牛顿的三大定律是最基础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并应用达朗贝尔原理、虚功原理和动能定理,能够帮助解决复杂的动态问题。振动理论中的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强迫振动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
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非常重要。凭做题和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对难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利用已知的知识点进行推理,往往能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