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所有科目中,政治或许可说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无需提前太多时间复习,我自己是从10月1日才正式启动政治备考(当然,你也可以在9月份开始)。考研政治的关键在于选择题,所以10月和11月我主攻这部分,结合《精讲精练》和《1000题》进行学习,通常是读完一节《精讲精练》就做相应的《1000题》章节。我觉得《1000题》相当关键,涵盖了所有重点内容。我一共做了三遍,第一次做完标记错误,第二次重做错题并深入理解和查阅教材,第三次则在考试前半个月内完成。另外,推荐购买《风中劲草》来记忆一些内容。11月中旬,各种预测卷会上市,建议每种都买一份,主要用来练习选择题,比如肖秀荣的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卷、任汝芬的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四套卷等。对于政治的大题部分,从11月中旬开始背诵也不迟,重点关注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今年,肖秀荣的四套卷大题预测非常准确,一般来说,只要熟记肖四和蒋五,解答大题应该不成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这个成绩感到相当满意。英语复习是从三月启动的,初期主要是以背单词为中心任务,埋头苦读绿宝书,到暑假前大约已经翻阅了四遍左右。五月份我开始尝试张剑的阅读理解集,觉得难度超越了真题,我就把它当作一个增加词汇量的方式,毕竟它的题目设计不如真题那般精准,所以对于做错的数量我没有太过纠结。暑假期间我没回家,选择留在学校全力冲刺,单词记忆也转移到了手机应用上,利用零散的时间,尝试了不少软件,如知米、扇贝、乐词、不背单词等,个人最喜欢知米,因为它的界面清晰简单。此外,我还练了张销民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练习,但感觉效果平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援藏基础理论部分,需理解和掌握国家对西藏地区实施的各项援助政策,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多方面。这些政策的背景、目标、执行过程及其影响都需深入研究。我会凭阅读政府报告、学术论文以及相关文献来积累知识,并尝试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政策的意义。我会关注最新的援藏动态,以此保持对政策变化的敏感性。
援藏劳动科学综合则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规等内容在西藏地区的具体应用。这部分的学习,我倾向于案例分析法,凭实际的案例来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例如,研究西藏地区特有的劳动力市场特点,分析其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异,探讨如何构建适应西藏特色的劳动保障体系。熟悉并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理解政策制定的法律依据和实施中的法律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十分有用。比如,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更全面地看待援藏工作的影响和挑战。定期的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帮助我深化理解,凭与同学的交流,往往能激发出新的思考角度。
我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有机会,实地考察或者参与一些援藏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会大大提高我对这门科目的理解。不过,由于条件限制,模拟实操或案例分析也是很好的替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