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用书: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肖秀荣全套(精讲精练,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蒋中挺(四套卷,800题)。前期政治多浏览新闻,有下软件,学习中国,紧跟习大大的足迹、思路,暑假跟着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做1000题没有做笔记,根据解析分册将答案划出背诵,第二遍仍做错的就做了笔记。风中劲草背了两遍,后期就是背肖八,肖四,蒋五的模拟题大题。政治选择题重点对待的毛泽东的著作,针对马原,有梳理框架,将各个原理、方法论放在相应的范畴里。政治的历年真题主要看了选择题,十一月份开始限定时间做成套的真题,主要把握做题节奏和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从四月起,我开始了英语复习,但没特意抽出时间专攻词汇。然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同学,我还是推荐先扎实地记忆单词。期间,我购入了张剑的黄皮书,每日练习两篇阅读理解,此时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毕竟这不是真正的考研试题,部分题目设计可能不够严密,关键是保持对语言的感觉。进入暑期,我开始接触真题,这些资料十分珍贵,务必充分利用。起初,我全盘练习,包括翻译等部分,但我认为专注于阅读理解更为有效,主要是熟悉真题的命题模式,并记录那些陌生而常出现的单词,以便日后反复查阅。我的进度是每两至三天完成并整理一套真题。难度比我预想中低些,阅读通常错2-3题。然而,阅读理解需多次精读,翻译和作文也需要动笔实践,作文可稍后再重点准备。对于错误的地方,我会通过解析来理解命题意图和解答技巧,同时积累生词。真题我总共大概做了三到四轮,后来几乎能记住答案,我就更多地去朗读文章,以维持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闻传播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包括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媒介史等部分。新闻理论部分,理解并掌握新闻的本质、功能、社会责任论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传播理论则需了解拉斯韦尔的5W模式,贝罗的PERSUASION模型等经典理论,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媒介史的学习则要关注各个时期媒介的发展变迁,如印刷术的发明对社会的影响,互联网的崛起带来的信息革命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理解理论的内在逻辑,关注当下新闻事件,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读,这样既能加深记忆,也能提高应用能力。定期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媒体文化这一科目更偏重于理解和分析。它涉及到媒介环境、媒体产业、受众研究、媒体效果等多个领域。需关注媒体文化的多元性,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体形态和影响力。比如,新媒体如何塑造公众观念,传统媒体在现代社会的角色等。
学习媒体文化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热门电影、电视剧、社交媒体平台等,去思考它们背后的文化含义和传播策略。阅读相关的评论文章和研究报告,提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新闻传播的热情和好奇心,因这将驱动你主动探索,深度思考。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设定固定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