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3~5月:我政治还是比较可以,但是依然不能小觑政治,比如马原,把各个原理配合着几个例子弄清楚,这样理解了以后后期复习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参考资料:肖秀荣的大纲解析、1000题、形势政策、最后8套和最后4套题,《风中劲草》。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开始自己看书可能会很吃力,做数学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数学想考高分的,还可以做一些张宇的题,他的题难度很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很受打击,因为有的题你始终解不出,但是一看答案原来很简单,这就要求一定要先把基础打牢,另外要计算能力提高,因为数学计算题量还是非常大的。数学也要多做真题,最好做上近15年的,最起码得三遍。个人经验:复习趁早,先看两遍课本,然后整理一下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尤其是考过的题),记住一定要全面的学习,每年地大都会出现一定量的新题,未雨绸缪,不过一定要注意校订好答案,我就是不注意这个,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道路对我而言充满曲折,但最终成绩尚可。在暑假前,我习惯于晨间时光来记忆词汇。进入暑假后,为了提升阅读效率,我转而使用无序单词书,每天诵读并默写一篇《新概念四》的文章(无需滚瓜烂熟,旨在培养语感,不必全文背诵)。这通常不会占据整个早晨,因此剩余的时间我用于完成张剑的150篇文章练习。尽管这本书中的题目水平与真实考试相比略逊一筹,但其选用的文章来源非常优质,与真题相似。即使有时全篇错误也不必沮丧,关键是借助这些文章记住常见词汇,这种方式与早上的乱序单词记忆相辅相成,显著提升了词汇记忆的效果。我一直坚持这个计划直到九月开学,那时我已经完成了无序单词书的学习,张剑的练习也接近尾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我想强调的是,《传热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比如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这些都是传热学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各种条件下的传热速率。对这些基础知识,我会建议你凭阅读教材,配合课后习题反复练习,以便形成清晰的理解。
理论与实际结合是学习传热学的有效方式。你尝试分析生活中的例子,如烹饪时锅底的热量传递,或者空调工作原理等,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知识点。尽可能多地做一些实验题目,模拟实际问题,会你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更有思路。
再者,公式推导和应用是另一个重要部分。传热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如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等,理解其推导过程并熟练运用,是解决计算题的关键。你凭绘制流程图或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也自己动手进行一些假设条件下的简单推导。
历年真题的训练不可或缺。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你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出题人的思路。做题时不仅要注重答案的准确性,更要注重解题的过程,思考为什么选这种方法,这样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巩固知识的好习惯。每学完一个章节,都应及时回顾,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