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情报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也别依赖神马押题书。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一定要早看,千万别等九月红宝书出了在看,文科生的话等红宝书出了也不迟。感觉答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你原封不动的被原话的地方,把概念的用词说对,用语规范一些就可以了,背原文太浪费时间了。另外也别依赖所谓的押题书。的确,这些押题书确实会押中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依赖押题可能让你上线,但在竞争中一定会成为你的拉分科目,毕竟仅上线是没用的。还有一个教训:我在考政治的时候,没有带手表,结果时间没把握好,前面的答题字迹整齐(使用歌尺避免跑偏),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很仓促潦草……所以提醒大家,政治也要分配好时间,尤其当你想用整齐的卷面多争取几分的时候。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个持久的任务,我自认为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因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复习。首先,我专注于背诵词汇并归纳近义词、反义词及同义词,同时做历年试题(不查阅词义,只做题后核对正误)。接着,我完成了80篇阅读理解和40篇完形填空。进入第三个阶段,我每日精读一篇真题阅读,逐句翻译到笔记本上,随后做题,对照答案后,我会针对翻译错误的句子重新解析并在本子上记录,同时收集生词和重要语句。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它让我有机会练习翻译、阅读,记忆单词,并为未来的写作积累素材,我觉得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到了第四步,我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每天完成一套或半套真题,纯粹以检测复习成果为目的。即使反复做题,仍有错题出现,这就需要深入反思错误原因,防止重蹈覆辙。此外,我开始准备作文部分,对每个主题都进行了个人总结,小作文用模板,大作文则独立撰写,特别优秀的句子会被我着重记忆。我认为,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英文句子才是高质量的表达,因此在写作时我尽量避免过多复杂的从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情报学基础是理解整个学科的核心。这门课涵盖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与利用等各个方面。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情报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即从信息的产生到传播,再到应用和反馈的过程。要深入理解各种情报理论,如贝尔廷的信息需求理论、萨尔顿的情报检索理论等,这些理论是情报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倾向于凭阅读经典文献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定期做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计算机学科综合是对技术能力的检验。这包括了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管理、网络原理等多个方面。对数据结构和算法,我建议多做练习题,比如LeetCode上的题目,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对数据库,理解SQL语言并能熟练操作是基础,对数据库设计的理解则需结合实际问题去思考。至于网络原理,理解TCP/IP协议栈的工作机制,并能解决实际网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习惯用编程项目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落地,这样既能提升技能,也能增强记忆。
在备考期间,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我会提前制定学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我也重视与同学的交流讨论,凭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我能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参加一些在线课程和论坛,接触到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趋势,这对拓宽视野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