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源与低碳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记忆词汇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在卡片上做笔记的习惯。当夜晚学习感到疲惫,大约九点左右失去学习动力时,我会利用这段时间轻松地看单词,这样能减轻压力,时间也会过得更快。第二天早晨,我会先回顾所做的笔记和重点内容,这可能是我作为文科生的习惯,一直觉得这种方法能提高效率。整个整理讲义、做笔记、背诵笔记并接纳新知识的过程耗时较长,我从五月初开始做往年的真题,从最早的题目开始,初期专注于翻译阅读,每天一篇并对照答案修改,虽然方法简单且慢,但却意外地有效果。到了中阶段,即暑假期间,我处理的是2004年至2010年的试题,采用相同的方法,只是先做阅读再进行翻译。近几年的题目通常会保留到最后做模拟测试,这是大多数前辈的建议,我也从中获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单考专业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能源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需理解市场机制、消费者行为、企业决策等核心概念;宏观经济学则要掌握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关键知识点。能源经济学则是这两者的交叉,涉及能源供需分析、能源价格形成、能源政策制定等内容。学习时,我建议先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凭做题强化应用,尤其是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问题。
"单考贸易综合"则更加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应用。你需理解不同贸易模式,如自由贸易、保护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并能分析其影响。国际收支、汇率变动、贸易壁垒等也是重点。你还需关注全球贸易动态,比如WTO规则、各国贸易政策等。在复习这部分时,除了课本知识,我还推荐阅读一些最新的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这样提升时效性和深度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尽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你尝试用学到的经济学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者对国际贸易的热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无论是做历年真题还是模拟试题,都能帮助你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
,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性也是成功的关键。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论是同学、老师还是网络资源,都成为你宝贵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