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暑假期间开始阅读,那时我跟随肖秀荣老师的指导,使用《精讲精练》和《1000题》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个科目。尽管我们在大学时期曾学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概,但由于这些课程被视为公共课,我们的政治理解可能并不牢固,而且在大学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专门关注时政。因此,当我读完书后做选择题时,错误率颇高。我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整理并重新解答那些错题,这可能是我政治考试成绩不佳的关键因素之一。我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一定要记住,对于错题,要多加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要有信心,跟原来水平关系不大,暑假前在背单词,暑假后开始翻译真题,每一篇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最后我们把94到13的阅读和翻译全部翻译了,写完了两个本==把难句,不会的单词全部摘抄了下来,后来的背单词一直在背摘抄下的。翻译千万不能嘴上翻译,很多看着懂,写的时候就卡壳了,因为大部分单词考察的不是常用意思。作文最后两个月开始背的,重点不是背会,而是一定要默写,非常流畅的默写,不要背那种长难句特别多的,而要背句式单词都很普通的文章,我也就背了十篇而已,考场上写的就很顺了。最后说下做题顺序,我习惯先写作文(开始思路清晰),再阅读,然后新题型,然后翻译,最后完型(实在拉不开分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国际商务”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涵盖国际贸易理论,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等,还包括跨国公司运营、全球市场分析、贸易政策等内容。这些理论需深入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例如,理解为什么不同国家会选特定的商品进行交易,以及这些选如何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关注时事是非常必要的。国际商务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学术研究,是紧密联系着全球经济动态。定期阅读经济类新闻,了解各国的贸易政策变化、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价值链的调整等,将帮助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再者,案例研究是提升理解的有效途径。你凭分析各大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比如苹果的供应链管理,或者星巴克的跨文化营销策略,来加深对国际商务实践的理解。也尝试模拟商业决策,以此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掌握一定的定量分析技巧也是必需的。无论是进行市场预测还是成本效益分析,都需一定的数学和统计知识。复习过程中不应忽视这部分内容,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持续的语言训练不容忽视。北京语言大学强调语言教育,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商务的主要交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喻。你需提高阅读英文文献的速度,增强用英语讨论和写作的能力。